|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政协经济界委员联组会指出,“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
代表委员表示,扩内需要重点抓好“两新一重”建设,既要发挥我们建设传统基础设施的优势,又要抢抓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的机遇,推动新老基建共同发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基建孕育新机遇,带动产业升级潜力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里,5G热力成像体温检测系统快速测体温,5G云端机器人穿梭在病房里配送药品……“在疫情防控期间,5G技术派上了大用场,在疫情监测、人员追踪、医疗服务等方面都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移动浙江公司董事长郑杰代表表示。
在河南省商丘市,通过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应用,一家纺织厂综合生产力提高了25%。“新基建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我们尝到了甜头。”商丘市市长张建慧代表说。
在代表委员看来,以新一代信息网络、5G技术为代表的新基建在一些领域的应用已经崭露头角。发展新基建将为拉动经济增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利条件。
拉动效应强,助推高质量发展。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委员介绍,数字基建的投资溢出效应较高,可以达到1∶5,比如投资两万亿元的5G基站大体上可以拉动10万亿元的间接投资。同时,新基建是数字经济发展从消费互联网扩展至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抓手,带动产业升级的潜力无限。
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促进“六保”任务落实。张云勇委员表示,到2025年,5G将直接创造超过30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将激发更多的新型就业机会。
如何抓住新基建带来的数字化变革、转型升级机遇?代表委员认为,要抓住顶层设计、治理体系协同等关键点。
郑杰代表认为,“5G+工业互联网”面临着应用改造起步难、传统制造企业内网改造难和一些软硬件“卡脖子”等问题,未来要进一步加强龙头示范项目引领,加速推进5G终端产业成熟。
“金融服务新基建,必须着眼高质量。”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行长文爱华代表说,金融机构要积极对接新基建融资需求,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新基建的金融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