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1880年,瓦顿伯格一家去圣彼得堡巡回演出,他们的宣传照片上有两个年纪最大的女孩和两个比她们小5、6岁的弟弟妹妹。这张照片上的安吉丽娜和弗朗西斯卡比雷诺阿笔下的小姊妹成熟了很多,雷诺阿在创作《杂技演员》时,也许那两个年少的弟弟妹妹还没到登台演出的年龄,或者安吉丽娜和弗朗西斯卡当时在做双人表演。

根据安吉丽娜1938年的家书,我们看到瓦顿伯格一家在马戏团的生活很欢快,这和其他含有少儿演员的马戏团的境遇很不一样。法国画家费尔南多·佩雷斯(Fernand Pelez )的油画《丑角与不幸(滑稽演员)》Grimaces and Misery (The Saltimbanques)描绘了小演员的悲惨际境,他们受尽欺压,超时间工作,生活贫苦。

正如爱德蒙·雷诺阿在一篇评论中所写的那样:“《杂技演员》真切地反应了现实生活中的美好及特点。”这里爱德蒙指的是另一种现实主义,把优美和高雅放在低俗的娱乐环境里的现实主义。
马戏场观众席上的雷诺阿
1868年,雷诺阿一反为沙龙创作大尺寸油画的习惯,为“拿破仑马戏团”的咖啡馆老板画了一幅丑角的肖像,这个马戏团后来改名叫“冬日马戏团”,那名演员叫詹姆士·鲍林格·麦祖特瑞克。

在那时,观看马戏表演是一种时尚,所以印象派艺术家经常光顾马戏团表演场,但是雷诺阿在这幅油画上并没有表现演员高超的演技,相反,我们看到的麦祖特瑞镇定自若,举止稳重,他伸出手臂的姿态,让我们联想到著名的大理石雕塑《贝尔维德尔的阿波罗》。雷诺阿在创作《杂技演员》时以艺术家的眼光提升了热闹的环境背景,表现了同样的优雅身姿,他“美化了”嘈杂的马戏场现实氛围,凭借他擅长描绘人物肖像的天赋,让我们透过面具看到了人物的内心感受。
《杂技演员》反映了大家喜闻乐见的欢快主题,是流行文化的再创作,更是19世纪在巴黎商业化娱乐圈里谋生的孩子们的写照。在雷诺阿的印象派作品中,我们常常看到他把小孩子的表情描绘得欢快喜悦,就象自然界的阳光所传递的感受一样。非常值得一提的是,雷诺阿在晚年重新回到马戏团题材上,他让他的两个儿子作为模特,7岁的吉恩扮演儿童剧中的皮埃罗,7岁或8岁的克劳德扮演小丑。肖像上的孩子扮相古怪,与雷诺阿对劳动阶层的天然亲情、以及青年时代陶醉于剧场演出的经历有着不自觉的联系。


本文编译自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雷诺阿馆藏线上作品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