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58|回复: 2

重庆市总:持续把工会改革创新推向深入

发表于 2020-6-2 19:53: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工网
        为适应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新趋势,进一步改进工会服务职工的方式方法,重庆市总工会把“工会网上普惠服务”作为全市工会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来抓,切实打造 “1网+证+1卡”一体化的“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新模式,延长工会服务手臂,打通联系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吸引50余万职工关注并使用网络服务平台。

  一、坚持需求导向,搭建工会普惠服务工作平台

  (一)打造重庆市总工会官方网站。立足职工需求,重点打造了网上工会服务、渝工创新服务、技能素质提升、工会新闻发布、工会大数据分析五大系统,实现服务平台的智能化、模块化、个性化。职工可通过多种方式一键享受工会提供的服务,实现工会服务“一点通”。市总工会13个部门、7个产业工会、40个区县总工会的子站已建成投入使用,线上平台汇聚110余万会员,网页访问量近7万人次。

  (二)上线移动会员证APP.职工通过“渝工娘家人”APP,可一键享受“工会动态、基础保障、组织建设、职工维权、职工福利、职工健康、技能提升、渝工创新、阵地导航、工会导航”十大类的专业化服务,实现随时随地找组织、找服务、找援助、找义诊、找活动、找实惠、找专家、找培训,助推工会服务的常态化。

  (三)推出惠工E通卡。惠工E通卡整合文化体育、商贸消费、休闲旅游、医疗健康等服务资源,持卡会员可通过实体卡和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在签约商户的线下门店和线上商城兑换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同时,E通卡与移动会员证APP进行了良好整合,实现相关资源的在线展示、推荐、导航、支付、积分、统计等服务,为职工提供综合、便利、个性化的惠工福利服务。

  二、坚持问题导向,利用工会普惠服务助推改革创新

  (一)转变运行机制。通过开展网上工作,促使工会更好地适应职工群众特别是青年职工、新生代农民工在网络环境下工作、生活、交际等方式的变化,进一步解决过去在机关坐等职工来办事的机关化、行政化的问题,拉近了与职工群众的距离,密切了与职工群众的联系。

  (二)创新活动方式。通过网上开设需求调查、职工点单、评价评议等功能,推动各级工会更好地去构建“以职工为中心,让职工当主角,由职工说了算”的工作评价机制。同时,通过对工会大数据的分析,发现工作死角,为实现精准帮扶、改革聚焦发力提供决策依据,让打造“服务型工会”、“创新型工会”变得有的放矢。

  (三)改进工作作风。市总工会对改进工作作风提出了明确要求,牢固树立“职工利益无小事”的观念,通过平台努力实现“职工服务经常化”,用真心爱心善心来细致地解释解答和帮助解决职工群众通过网络反映的大量问题和困难,让职工找得到工会,真正享受工会“家”的温暖。通过专家讲座、技能培训、实战操作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工会干部应对网络舆情、与职工打交道、利用“互联网+”创新工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坚持效果导向,推动工会普惠服务见真功显成效

  (一)吸引职工有抓手。通过工会实实在在的服务,启发职工的入会意识和自觉性,并通过开展个人入会、个人转会、单位建会、法人资格办理等在线服务,实现网上便捷入会、建会,有效提升了建会入会的工作效率,真实体现职工入会意愿,防止“被入会”。

  (二)服务职工效率高。通过掌上工会模块,职工可享受工会提供的基础保障、职工维权、阵地导航和组织建设等多项专业化服务。职工可随时随地享受诉求表达、参加互助保障、获得帮扶服务,享受劳动法律监督、法律援助、劳动保护等维权服务,确保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推动建立完善了工会普惠服务职工的长效机制。

  (三)技能竞赛促提升。通过技能提升模块,职工可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名师可通过碎片化时间指导学徒,通过网上练兵、名师带徒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巩固知识、提升技能,实现对学习数据的管理与分析,帮助职工建立“学知识、提素质、强本领、增效益”的可持续学习体系。

  (四)惠工福利人人有。掌上工会的职工福利模块,集聚文化体育、娱乐消费、休闲旅游、运动健身、医疗保健等服务资源,正在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整合以京东商城等为代表的近60万在线直营商品、以万达影院等为代表的62个重庆主流影院等服务。通过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目前已集聚全国40万名医生、全市全部公立医院、2000余家连锁药房等资源,实现天天推出优惠活动、定期组织文体活动,让职工尽享惠工福利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19:53:5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 20:00:2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