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张煜凯 来源:浙江在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人才流动,培育技术和数据市场,激活各类要素潜能”“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国内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之下,人才“创造、创新、创业”作为提高国际综合竞争力的关键筹码,推进其与社会经济运行完美接轨,逐步实现辐射整体社会的“溢出效应”,是当前高度关注的发展课题。
提振人才创造动力,需要先让新兴产业成长起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市场中,传统制造业拢聚了高度密集的劳动力资源,导致在庞大的就业体量下,应对经济风险的防范处置的灵活性不足。在客观形势下,加快向工业4.0时代转型升级,成为倒逼适时调整就业结构、全面评价成果创造的外在刺激。在充满可能性的全新领域中,积极培育5G场景使用、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处理、AI人工智能等未来新基建,既是拉高经济发展框架的现实需要,也是最大限度开发应用人才资源的必要之举。新工业背景下,对探索勇气抱以容错试错的宽容态度,鼓励人才从多元化的新锐理念里汲取用之不竭的进取动力,高质量打造欣欣向荣的产业成长模式,为全力抢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赢得先机。
释放人才创新活力,需要先让专业岗位规划起来。受投资热点风向和产品服务定位的影响,职业技能与岗位需要出现了明显的断层,冷门专业人才面临市场需求不高、岗位设置稀少、薪资水平较低的就业困境,甚至存在刻板印象、就业偏见,导致出现迷茫待业、半途转业、频繁择业等问题。除此之外,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3D打印设备操作员、在线学习服务师、互联网营销师等许多方兴未艾的新生职业,由于受专业分类模糊、专业体系欠缺、专业认证困难等限制,遇到了众多的从业障碍,极大地消耗了创新热情。因此,围绕兴趣探索、能力建设、价值展示等多方面维度,亟需构建科学系统的各专业发展规划和新职业发布制度,给予小众行业和新颖业态更多的生长空间,实现人才和实操岗位的精准匹配,让从业者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充分释放创新活力。
激发人才创业潜力,需要先让政策红利涌流起来。当前,依然存在高利率的融资贷款、高门槛的资金补贴、高成本的环境支持等客观局限,极大降低了人才的创业意愿,阻碍了知识创意转化为发展新动能的有效途径。地区间要素的不均衡配置,导致物力智力纷纷向经济发达城市定向集聚,“创业”逐渐演变成手握资源的精英们的“资本特权”,背离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美好初衷。让要素配置更合理,需要更有力的宏观调控和政策保障,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人才创业的精细管理和高效服务,释放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等创业福利,增强与市场的良性互动。通过持续扩大新一轮的消费和投资,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共同拓展人才、市场与企业的发展新机会,营造更积极的要创业、敢创业、真创业氛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