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4|回复: 1

学会科学防疫 莫要过度消毒

发表于 2020-6-3 08:53: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期,一些企业复工时设置“消毒通道”,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些读者也反映,在使用消毒剂或和在公共场所闻到消毒剂气味时有不适感,担心消毒剂使用方法不当。为此,防控专家呼吁:消毒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但消毒要适度。
  物理消毒方式更安全
  近日,记者采访了天津疾控部门的专家,他们提醒读者,诸如车辆进小区或单位的时候,对车辆的轮胎进行消毒或者对着马路喷洒消毒剂,在小区门口铺设雾化防疫消毒通道,在电梯内用高浓度84消毒液等,都是过度消毒行为,应该慎重。
  专家解释,通过雾化消毒的方式只能去除表面的病毒,离开消毒区域后,病毒还是会外排,所以这种消毒方式没有意义。在室外环境、绿化、道路等,因空气流通、紫外线等积极因素,不利于新冠病毒存活,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消毒的。车辆轮胎消毒后仍然会接触到地面,这只会造成消毒用品资源浪费。
  记者在疾控部门还了解到,对物品的消毒能用物理方法消毒就不用化学消毒剂。56℃、30分钟的热水就可以杀死病毒;100℃、3分钟也能杀死病毒。如果消毒餐饮具,还要考虑其他抵抗力较强的微生物,和高海拔地区水的沸点低等特点,所以建议煮沸10分钟。化学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仅用于室内环境且无人情况下的消毒;外部环境(如马路、广场、草坪)不应反复喷洒消毒剂,应该避免使用飞机广泛喷洒消毒剂。局部环境明确受到传染源污染时,也只是进行一次终末消毒处理。大范围、反复多次地喷洒消毒剂有造成环境污染的风险。往人体大量喷洒消毒剂包括强迫通过“消毒通道”可能使消毒剂经呼吸吸入,经皮肤吸收,有损害人体健康的风险。
  过度消毒危害人类健康
  过度消毒对人体危害有多大呢?据疾控专家介绍,绝大多数消毒剂对人体的皮肤、眼睛、呼吸道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和腐蚀性,还可以引起过敏反应,甚至造成急性中毒。诸如84消毒液这样的含氯消毒剂,易挥发出氯气,浓度过高容易损伤呼吸道,引发剧烈咳嗽或呼吸困难。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肺水肿,甚至致命。1升空气中含氯气超过0.001毫克就会引起中毒,同时增加致癌、致畸等风险。
  过度消毒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还会危害生态环境。有研究表明,长期大量使用消毒剂、灭菌剂,会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灭菌效果大大降低,而且残留在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越来越多,成为新的污染源。科学已证明,这种物质会长时间滞留在环境中,并会进入食物链,通过生物富集作用,产生危害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
  过量的消毒剂直接或间接地进入空气或被雨水带入水体、土壤后,不仅造成二次环境污染,还破坏了空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的生态平衡。众所周知,空气、水体、土壤中生活着数量巨大的微生物,从生物链原理讲,有些微生物是环境介质中有益而不可缺少的“分解者”。滥用消毒剂在杀死有害细菌的同时也杀死这些有益而不可缺少的“分解者”,必然破坏了环境介质中的生物链关系。
  消毒用品须科学规范使用
  因此,规范使用清毒液刻不容缓。不少疾控专家对科学消毒提出了建议:在复产企业、复工工地、畜禽养殖场、小区、农贸市场等日常消毒过程中,应坚持预防为主,正确适量使用消毒用品。要积极宣传正确有效的消毒措施,避免消毒场所因过度使用消毒用品,或随意倾倒消毒废水而导致的地下水污染隐患发生。
  要严格处理消毒水。医疗机构、相关定点隔离场所及研究机构要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对医疗污水和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集中处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加强对医疗污水消毒的监督管理,严禁未经消毒处理或处理未达标的医疗污水排放。
  要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对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的污染源做消毒工作时,要严格管控消毒液使用量和使用频次,做好消毒液的规范收集处理,禁止消毒水散排到饮用水水源地。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树立健康卫生理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禁止消毒废水随意倾倒。
  疫情防控中,一些场合和情况消毒环节必不可少,尤其是对于已经复工的企业来说,办公室等公共区域是“高危场所”,消毒剂的合理使用至关重要,但是消毒也要适量,并不是越多越好。
  本报记者 王莘
 
  日常预防性消毒常识
  室内空气
  加强通风,上下午各1次,每次半小时注意通风应门日窗常预防性消毒常识,同时打开形成对流。
  手卫生
  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都可以,建议洗手时心中默唱“生日快乐歌”,唱完整首歌时长正好。擦手毛巾每天至少清洗一次,每周毛巾煮15分钟。
  碗筷等餐饮具
  餐饮具应个人专用,每周把碗、碟子、筷子煮15分钟,或使用含有效氯500毫克/片的消毒片,每次用2片溶于4升水中浸泡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个人用品
  水杯、牙刷、毛巾等生活用品应保持清洁并保证个人专用;每次使用后用清水洗净;每周使用半片含有效氯500毫克/片的消毒片,溶于5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清洗干净。
  物体表面
  家居用品宜采用湿式清洁为主,每日清水擦拭物体表面1次,地面1~2次;每周一次消毒,用4片含有效氯500毫克/片的消毒片,溶于4升水中进行擦拭,擦拭消毒后等候消毒药作用30分钟,再使用清水擦净。
  纺织品
  衣被等纺织用品、床上用品应每周清洗更换,无法清洗的纺织用品可在阳光下晾晒4小时。
  便器等洁具
  用后冲净,每周消毒1次,用2片含有效氯500毫克/片的消毒片溶于1升水中,进行擦拭,30分钟后使用清水冲洗干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3 08:53:0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