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7|回复: 0

自热速食不能无标准“自嗨”

发表于 2020-6-3 11:11: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工人日报张涛
在直播带货的风潮下,便利、个性化的自热方便类食品备受消费者青睐。行业呈井喷式发展的背后,最大的挑战是安全问题,发热包质量参差不齐导致的爆炸事件时有发生,引发消费者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投诉。

02df2a70724d3e7e046f81f8582fd446.png

图源网络

现在流行一句话叫“万物皆可自热”。从自热米饭、自热面条到自热麻辣烫、自热酸菜鱼,近年来各种自热速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据统计,仅自热火锅就已出现50多个品牌,即使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仍有多个自热火锅品牌完成融资。   

自热速食跻身新晋网红的同时,其内置发热包因为质量问题带来的事故也不时发生。自热速食的原理是加热包中的生石灰、碳酸钠等成分遇水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热量,进而加热食物,但这样的操作方式存在一定风险。如果发热包发生破损,可能瞬间会喷出高温液体,而一旦通气孔堵塞,甚至可能引发爆炸。   

加之,一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往往可能采用价格低廉但反应过程不稳定的发热剂,这进一步加剧了潜在的隐患。而发热包受损损混入食材,消费者误食后灼伤口腔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作为新生事物,在国家食药监局发布的现行《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中,自热食品并未被列入方便食品类,这让作为自热食品核心技术的发热包,一直缺乏统一规范的安全标准。虽然《自热方便菜肴制品》《自热方便食品标准》等团体标准,对于自热食品的专用发热包、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检验方法等提出了要求,但此类团体标准仅由团体成员约定或其他群体自愿采用,并不具有强制力。因此,不少发热包生产商并未遵循以上标准生产加工,多是各自为战。有业内人士坦言,正规厂家出产的发热包要经过缝合、震动、旋转等多项检测,很多小工厂的产品未经任何检验,质量安全可想而知。   

热气腾腾的自热食物是“懒人”福音,因此被形象地称为“自嗨锅”。吃货们可以自嗨,生产企业却不能不受标准约束地“自嗨”。我国标准化法规定,对于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自热食品发热技术良莠不齐,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安全,这种局面必须尽快改善。   

新冠疫情催生的“宅经济”让自热食物又火了一把,但技术标准缺失的隐患也愈发凸显。只有通过出台标准给自热食品行业戴上“笼头”,才能引导行业实现健康发展,也才能更好地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自热速食千万别亲手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