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68|回复: 1

山西发展思路不断完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

发表于 2020-6-5 06:08: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山西日报

        “人说山西好风光,我说今日山西风光好。”今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晋考察时,把这样的评价留给山西。

        新农村、新产业、新思路、新气象……今天的山西,的确风光无限,景致万千。

        这风光,离不开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和拼搏进取。这风光,更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对于全省发展思路、发展理念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不断提高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自觉性,努力实现“三个跨越”

        因煤盛名的山西,曾占尽资源禀赋的天时地利。但是,长期存在的滥采滥挖和掠夺式开发,也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矿难频发等诸多严重后果,特别是资源浪费十分惊人。统计表明,近20年来山西共开采煤炭65亿吨,而因此耗掉的煤炭资源则高达400亿吨。

       山西,必须全新地审视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改革首先从资源的有偿使用开始。2004年4月,时任山西省省长的张宝顺经调研论证,果断拍板在临汾市进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试点。一年后,矿业权改革开始在全省推开。

       乡宁县台头镇神角矿矿长郭学军,是首批取得有偿采矿权的矿主之一。他说:“采矿权有偿转让后,矿主自然要对煤炭的开采和利用进行长远规划,在提高回收率、提高矿井抗灾能力上下功夫。”现在,该矿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进行装备和矿井改造,年产量由15万吨提高到45万吨,回采率从20%提高到75%。

       煤炭资源有偿开发,不仅为山西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是从制度上规范了矿产资源的生产秩序。这项被外界称为“煤炭新政”的改革,对于保护环境、遏制矿难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成为我省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围绕煤炭的文章不仅于此。在理顺产权关系的同时,还要改变“煤焦电为主”的产业格局。煤炭的深加工转化被一致看好。

        交城县宏特煤化工有限公司是家新建不久的企业,目前每年购进焦油45万吨,能够进行30多种煤化工产品的生产。所产的针状焦是我国目前唯一替代进口的重要化工产品。董事长吴连生介绍说,焦油的价格是每吨2500元,而转化后升值可达8000元!

       正因为有着如此巨大的魅力,力挺煤化工已经写入山西“十一五”规划,成为未来山西的重要支柱产业。煤层气开发、焦炉煤气利用、煤变油也在其中。现在,山西已形成明确的产业发展思路,即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四大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煤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旅游四大新兴支柱产业。这“四老四新”,也成为支持山西实现“三个跨越”的强大动力。

        “三个跨越”是指:逐步实现由煤炭大省向新型能源和煤化工大省的跨越,由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基地和精品原材料基地的跨越,由自然人文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跨越。通过“三个跨越”,山西力求在中部崛起中实现奋力一跃。

       大力解放思想,拓宽发展视野,提升发展境界,探求欠发达地区实现崛起的内在规律和正确途径

        2004年6月30日,一场特殊的招才会在北京雍和宫人才市场拉开帷幕。京城一场大雨,为远道而来的山西招才团增添了一些忙乱与不安:这里富集的人才,能够看好山西吗?会后统计,有两千多人当场签订了合作意向。但这次招才会更大的意义却在于,它成为山西为改变多年来人才窘况而迈出的重要一步。

        省委书记张宝顺曾指出:“山西富煤缺水,比水更缺的是人才。”当人才成为山西发展的严重制约时,招才工作就不能再按部就班,而必需非常之策。

       于是,全省人才部门开始用全新的视野看待人才工作,积极进行政策倾斜,不断拓宽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从2003年到2005年底,通过出门招才,我省共引进4556名高层次人才前来落户创业。通过“柔性引才”,引进了陈星、张叔人等900多名国内外紧缺人才服务山西。通过项目加人才,引进国外专家项目774项,实现了“引资引智”的良性结合。当前,我省高层次人才流入流出比由多年前的1:4转变为2:1,实现顺差。

        人才引进工作的成果,是我省大力解放思想,提升发展境界,不断探求欠发达省份实现崛起的内在规律和正确途径的具体体现。五年来,坚持不懈进行思想解放,为全省各项工作流入巨大活力,反过来又更加促进了各级干部解放思想的自觉性。

        解放思想,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劣势中找先机。

       当然,思想是先导,行动才是关键。山西必须抓住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修公路、修铁路、架电网、引外资,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不断增强发展动力,让美好蓝图变成壮丽现实。

       坚持处理好经济、社会、自然三大系统的关系,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实现中部崛起,山西面临着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双重任务,二者如何更好地契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5%、污染物排放下降40%的目标怎样实现。

         一方面,我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转变增长方式,不断强化和充分发挥开发区作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功能,大力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项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并大力推动制造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努力实现节能降耗,创造绿色GDP。

        而今,随着富士康、罗克佳华等一大批全球知名高科技企业的落户,我省的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经济质量显著提高。

        另一方面,积极加强公共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力度。大力实施的“蓝天碧水”工程,将通过5年时间的集中治理,明显改善11个重点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和水源水质。制定出台的新的经济社会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将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开经济社会指标综合考核之先河。

        省长于幼军把“环保、节能降耗、科技”称为困扰山西发展的三个软肋,领导制定了许多导向性极强的政策法规。就在不久前的9月5日,省政府第82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企业认定办法(草案)》,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企业认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规范,通过公开化、法制化,并实行动态管理,让具有潜力的项目和企业充分享受扶持政策。

        追求以人为本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我省朝着实现经济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目标不断迈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5 06:08:4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