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6-5 09:09:48
|
查看全部
车检“三大怪”
“潜规则”何其多
车辆年检是指机动车的综合安全技术检测,是对机动车的制动、转向、灯光、尾气等涉及安全的项目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检测,以此判断机动车是否适合上路行驶,是否会对其他车辆和行人造成威胁。从这个意义上说,定期车检是好事,可为什么这样一个有着良好初衷的措施却得不到人们的认可?
最让广大车主不能接受的就是暴力车检。近些年,暴力车检的案例经常见诸媒体。本来好好的车辆,在检测之后反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价格上百万元的豪车以错误的方式检测而导致变速箱损坏、上千万元的超跑被当场踩爆缸的消息也时有报道。
记者本人也曾多次遭遇过暴力车检的情形。除了长时间大力轰油外,在接到检测完毕的车后,空调的温度都调在10摄氏度以下。虽然当时是夏天,但还是想象不到那个车主看不到的检测厂房内,温度到底有多高。
其次是车辆检测不透明,并由此滋生很多“潜规则”。每个检测场所之外或明或暗都会有一些“黄牛”在蹲守,给他们100到200元,就可以“代为验车”,省去排队之苦,而且不管是什么车,有毛病还是没毛病都能通过检测。甚至还有“黄牛”就是骗子,拿钱也不办事。为什么经过“黄牛”,车辆就可以一路绿灯?这是让广大车主吐槽的重点。
同样是记者的亲身经历,一次去验车被告知刹车有问题,需要修理后再来检测,但4S店经过检查后告知记者刹车没有问题,4S店工作人员还含蓄地提醒记者去检测场边找个“黄牛”。因为验车已然花去大半天时间,这时再去找“黄牛”实在心有不甘,记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再次回到检测场。这次接车上线的是另外一个检测员,却被告知检测通过了。记者当时的心情很是复杂,同一辆车并未经过修理,不同的检测员却是不同的结果,如此车检有何意义?
再有就是车辆检验的时间成本过高。一次验车能在半天内完成就算是效率高,稍微一拖拉,就需要大半天甚至一整天时间。而且,验车的过程实在谈不上什么消费体验。虽然现在验车机构表面上早已完成市场化,但车主还是体验不到市场化应带来的效率和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