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0|回复: 0

平凡岗位书写“最美”人生

发表于 2020-6-6 16:55: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包头市“最美一线职工”、

华云电解二厂生产运行工作室

电解南区工段长赵建军

他是领导眼里省心放心的技术骨干,他是工友口中的技术能人,他是徒弟口中的好师傅、贴心人,他视工作为事业,用火一样的热情扎根岗位、拼在一线,用行动书写着“最美”人生。他就是内蒙古华云电解二厂生产运行工作室电解南区工段长赵建军。



就在近日,赵建军从包头市几十万一线职工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二届“包头市最美一线职工”光荣称号,成为包铝唯一一名获得表彰的一线职工。这一荣誉是他25年工作历程中的其中一项,这些年赵建军先后获得“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包铝先进个人”“包铝第八届职工技能大赛技术能手”等一系列荣誉,而“最美一线职工”是对他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勤奋工作的最好褒奖。



你的奉献是“最美”

谁都知道,生产一线很辛苦,尤其是在电解岗位。由于内蒙古华云电解二厂400千安是异地搬迁改造项目,设备故障多,投产时间紧,启动任务重。赵建军作为对400千安系列技术掌握非常好的一线职工,最早一批进入到投产准备现场。为了加快投产准备进度,他严把每一台电解槽的筑炉、安装工作,精心编制装炉、通电、焙烧、启动时间节点。在一年多时间里,赵建军像是着了魔,每天穿梭在启动现场的各台电解槽之间,常常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被汗水打湿的工作服总是在他身上湿了干、干了又湿,但他都浑然不觉、全然不顾。这一年,赵建军一直处于加班加点的工作状态,吃盒饭、睡现场,就连休息的时候也处在随时待命状态,累积下来他一年加班加点1600多个小时,几乎比别人多干了200多天。



华云电解二厂启动及后期管理工作一直持续到2018年9月,赵建军合理组织安排,一边对启动槽进行准备工作,一边对当天启动槽进行有序启动,一边对启动后电解槽进行后期生产工艺管理,被工友们戏成为“三边员工”。在赵建军的带领下,整个启动过程中,该车间所属132台电解槽全部安全平稳顺利启动,无一例波动槽,无一例漏槽。他在最艰苦的电解槽边,实现了“最美”的人生追求。

“最美”指标这样创达

赵建军常说,干工作就要执着专注,干电解工作更要不浮躁、有静心。在华云电解二厂,他没有停留在原来的工作经验上吃老本,而是积极投身于新电解系列的创新创效工作中,带领全段员工勇于创新、增值创效,不断摸索优化新的先进操作法,技术指标,“要干就要干出‘最美’指标”。



电解槽打壳锤头卡堵现象多,电解槽堵料口频发,氧化铝熔解度变差和效应系数偏高等问题,成为华云电解二厂投产后,赵建军首先要面对的最大难题。他带领自己的工段员工与这些难题较真碰硬,攻坚克难、反复论证,通过提高电解槽过热度、增强氧化铝熔解能力等措施,并制定了严格精准的巡检制度,减少故障发生率,使电解槽效应系数由原来最高时的0.3次/槽.日,降低到0.1次/槽.日以下,效应电压直降52mv,电解槽工艺技术条件和指标大大优化。

笔者采访赵建军的时候,他又正在与分厂领导和技术人员们讨论技术问题。在他看来,无论什么工作,要干就要全力以赴、干到最好,把能做的工作百分之百做好。2018年,赵建军又与团队一起探索阳极改型方案,力求指标进一步得到提升。经过反复试验,目前改型阳极已投入生产使用,生产指标显著改善,效应系数由0.1次/槽.日进一步降低到0.085次/槽.日,效应电压降低到5mv,原铝交流电耗降低150kwh/t.al。

打造“最美一线团队”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满园春”。在赵建军所负责的华云电解二厂电解南区,共有132台电解槽,260多名员工。他总说,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把自己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尽可能多的人,等于把一个人的能力放大成一个团队的能力,打造“最美一线团队”。



赵建军非常重视操作技能的传承。他工作中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小笔记本,对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员工创造的好的操作技能方法随时记录下来,然后进行研究,把这些好方法提炼出来,在电解南区进行推广应用。笔者在采访中看到,这样的“口袋书”已被他记录得密密麻麻。赵建军的平易近人和丰富经验,让他成为凝聚工友之间的一块磁石,大家一有问题都愿意主动找他,探讨学习、相互交流。在他担任生产工艺工作室工段长一年多时间里,针对新系列生产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赵建军经过认真思考总结,在分厂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下,对换极、出铝等主要操作规程的步骤和要求逐一进行量化、精准化,使刚进入岗位的职工在工作中有标准、好上手、学得快,工区整体操作水平“一根尺子量到位”。



在工余时间,电解南区创新开办了“青兴”培训班,建立源自一线的“青训”体系,赵建军就是这个培训班的“主讲老师”,心手相传、毫无保留地把知识、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工友和徒弟。二十多年的工作中,赵建军带出的徒弟,很多成为技术骨干、操作能手、班组长。

“如果有评选‘最美一线团队’,我更愿意拿到这个大奖!”赵建军信心满满地说。(吴琼/文 布赫/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