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6月2日,上海的幼儿园和低年级的小学生也将返校复学。开学的日子里,这些低龄小朋友如何做好个人防护?他们要做的与大哥哥、大姐姐有什么不一样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肖园给家长们开出“健康贴士”:做好七件事,无忧去上学。
这七件事包括“四项准备、三项配合”。
首先,准备好规律的作息时间。休息好是保证孩子免疫力正常发挥的“不二法门”。有史以来的最长寒假和网课,让部分“小神兽”的作息时间出现明显变化。开学在即,家长要尽快将孩子的“时差”调整好,按照孩子日常上学的时间督促他们早睡早起,睡前远离手机、平板等电子屏幕。
其次,准备好合理的营养搭配。正值初夏,随着天气转热,人体消化功能会减弱。家长给孩子准备饮食,应以清淡、富有营养、易消化为佳,忌过饱过饥、暴饮暴食、凉热失当。
蛋白质要丰富,但烹制过程中要少油少盐,避免浓油赤酱、过甜和黏腻的饮食。
日常膳食中,瓜果蔬菜必不可少,尤其是含钾丰富的蔬果能补充随汗水丢失的钾盐,比如橙子、香蕉、葡萄、西红柿和各种绿叶蔬菜。花色搭配上最好多种多样,以提振暑热导致的食欲不振。
剧烈运动后需及时补充水分,但忌大量饮用冷饮和含糖饮料,避免胃肠不适以及电解质紊乱。
肖园说,第三项准备是帮助孩子准备好健康的心理状态。长期宅家人容易懒散,入学入园前,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心理活动,可通过一起完成手工劳动、参与老师布置的作业等活动,与孩子充分沟通,掌握其心理状态,排除入学前的焦虑和紧张,避免出现入学后心理上的不适应。
第四,肖园还建议,家长要准备好帮孩子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妨在家与孩子一起重新“温习”入学入园后要掌握的新卫生习惯,例如: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打喷嚏的正确姿势、不乱揉眼睛和鼻子、餐具水杯专人专用等。
对幼儿来说,长时间佩戴口罩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手卫生是需要重点培养的好习惯。对预防传染病而言,最好的仍然是经常用清水洗手,而非手部消毒。因为,反复免洗手消毒会给幼儿的皮肤带来刺激,可能会诱发湿疹等皮肤病,其次,免洗手消毒并不能完全消灭各种病原,比如常见的诺如病毒。“流动清水+肥皂”洗手不仅温和刺激小,也是预防各类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
这些情况需要洗手:进食前、碰触伤口或口鼻前、如厕前后、外出回来后、和宠物玩耍后、打喷嚏、擤鼻涕后。
肖园特地提醒,家长还要注意“三个配合”。
首先配合全市的疫情防控管理。根据相关规定,每天要向学校如实上报孩子和同住亲人的健康状况,早晨离家上学前给孩子做好体温监测。若出现疾病表现,如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等,不隐瞒病情,如实向所在学校老师反映。
其次,配合学校的防疫工作。根据所在学校的作息时间和规定,分批接送孩子,避免聚集等候、放学串门、在外闲逛等现象。休息日在家,避免聚餐、去外地游玩等活动,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孩子出现发热的病症,需要向学校通报,并立刻赴指定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
第三,孩子若有症状,应配合医生诊治。由于前期疫情防控得当,目前孩子发生新冠感染的机会极低。开学后一旦孩子出现头痛脑热、腹痛腹泻等不适,不要讳疾忌医,应去医院寻求医生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