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8|回复: 0

众人护送鸳鸯过马路,美哉

发表于 2020-6-10 13:25: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高路 来源:钱江晚报
  保护动物,体现满满爱心。据钱江晚报报道,6月7日,西湖边北山街,鸳鸯妈妈带着4只鸳鸯宝宝从6米多高的梧桐树上一跃而下,穿街而过,奔向西湖。此时的北山街,车来车往。这时候,有爱的一幕发生了。路人自发地为这些小鸳鸯们围起了一条安全带。在他们的帮助下,鸳鸯宝宝们和妈妈顺利入湖。

  丽水也出了个爱鸟的新闻。30年来,每年都有一对猫头鹰来丽水松阳县裕溪乡霭溪村村民袁林伟家繁育雏鹰。袁家祖孙四代接力爱鸟护鸟,这些年共有100多只雏鹰在袁家繁衍,没有一只在袁林伟家夭折。

  为保护雏鹰,袁家把每只雏鹰都当家人看待,甚至“早上一起床就要去看小猫头鹰,晚上睡前还得再看一眼才安心”。为了让猫头鹰安心繁衍,袁家人还放弃了建新房的计划。

  这些故事温馨感人,能抓住读者的心,它们向我们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面。鸳鸯宝宝们和妈妈在行人注目下从容不迫地走向西湖,一群人凝神屏息小心呵护的样子是这个城市最动人的画面。

  这幅画面令人回想起儿时。笔者从小在外婆家长大,外婆家老宅的厅堂梁上筑有燕子窝。每年春天燕子归来,一家人和燕子互不干扰,和谐共处。外婆总不厌其烦地叮嘱小孩子,千万不要去打扰燕子的生活。若有小燕子从窝里掉落,人们还会搭起梯子将小燕子送回去。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几乎不会有燕子在谁家安家的事。现在,即便在农村,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楼房,燕子也很少有在厅堂筑窝的机会了。我们得到了很多也失去很多,我们拥有了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却再也听不到第一声燕叫是什么时候响起的。

  所以,当看到鸳鸯妈妈带着宝宝们,在人们的护送下一路穿过马路成功跳入西湖时,我们会如此开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文明的一部分,在我们的文明基因里,有着对大自然的亲近。我们容易被一片绿色吸引,能感受到一口新鲜空气、一片山水画卷带来的身心放松,这是因为大自然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家园。

  虽然不可能再回到家家户户燕声鸣叫的年代,但初心不改,有机会的话,还是像北山街上这些有爱的市民一样,为大自然中的生灵撑起保护伞吧。只要有足够的爱心,哪怕是在城市,也一样能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