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北京在行动
“1+5”系列政策之概述
昨天,北京市第一百一十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降为三级,首都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也迎来了关键的“窗口期”。为抓住这一“窗口期”,培育新经济新动能,本市送出系列政策包,为企业与老百姓送出实实在在的红利。

这一政策体系,具体包括1个若干意见和5个具体行动方案,形成“1+5”系列政策包。1个若干意见为《关于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5个具体行动方案分别为《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北京市加快新场景建设培育数字经济新生态行动方案》《北京市促进新消费引领品质新生活行动方案》《北京市实施新开放举措行动方案》《北京市提升新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纵观这组系列政策,体现出“新”、“用”、“快”三大显著特征。
新:于变局中开“新”局
纵观这一系列的政策文件、近4万字的措施内容,正如市发改委主任谈绪祥在发布会上的总结,首先体现的关键词就是一个“新”字。
今年,面对新冠疫情的迅速蔓延,面对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影响,在这一新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上周六,北京市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整为三级,在标志着首都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的同时,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也迎来了关键的“窗口期”。抓住这一“窗口期”,抓住经济回弹的关键时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孕育新的经济动能,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也将呈现出新的内容,新基建、新场景、新消费、新开放、新服务,《若干意见》正是围绕这五个“新”分别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措施,系统推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如新基建,将加速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升级,2020年底前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3万个,建设高级别自动驾驶环境,加快建设国家互联网大数据忠心、工业互联网标识国家顶级节点;新消费,则将实施4K进社区工程,引导企业建设末端配送体系,支持线上体育健康活动和线上演出发展;新开放,则将推动“云团式”的新产业链集群开放,另外还将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片区,全面推广实施“区域综合评估+标准地+告知承诺”的新开发模式,做强双枢纽机场开放平台等等……各项措施中,新模式、新业态贯穿始终。
用:突出运“用”场景设计
除了“新”这一特点之外,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1+5”政策体系的各个环节突出了对实际应用场景的设计运用。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市发改委主任谈绪祥介绍“1+5”政策体系时重点提到,未来本市将不断拓展新场景应用,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发展,聚焦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生命科学、新材料等领域,以应用为核心,推动新经济从概念走向实践,转换为真正的发展动能。
《若干意见》中则明确,北京将实施应用场景“十百千”工程,建设“10+”综合展现北京城市魅力和重要创新成果的特色示范性场景,并复制和推广“100+”城市管理与服务典型新应用,壮大“1000+”具有爆发潜力的高成长性企业。在谈及新场景的运用时,市科委主任许强介绍说,本月底前北京就将推出第二批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和央企应用场景清单,“是能真正‘解渴’的政策”。
不仅仅是科技创新的场景运用,未来北京的“新消费”也尤为注重场景的运用,对于线上线下融合消费的运用,将拓展社群营销、直播卖货、云逛街等消费新模式运用,鼓励线上企业推广移动“菜篮子”、门店宅配、无接触配送等新项目;对于文化旅游消费的设计,则将鼓励景区推出云游览、云观赏服务;培育发展一批网红打卡新地标,实施“漫步北京”“畅游京郊”行动计划和“点亮北京”夜间文化旅游消费计划,引导市民开展家庭式、个性化、漫步型旅游活动,化为每一个实际消费场景。
快:追求“快”效率、高效能
“加快推动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加快建设智能场馆、智能冬奥村等示范项目”“加快创新场景应用落地,率先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传统基建运营实景的跨界融合”“加快智慧城市、智能电网、智能楼宇、智能仪器仪表等应用场景落地”……“1+5”政策体系中,66个“快”字,体现在新背景下北京培育新经济的追求:追求更快的效率、追求更高的效能。
各项政策要实施,更要快速见效。对于“快”速高效的追求,文件中都做出了安排,如为加快应用场景的落地,北京将积极培育场景集成服务企业和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技术集成“总包”、场景供需对接等服务,不断提升场景组织效率。
在优化营商、政务服务改革方面,更是将“快速”“高效”体现得淋漓尽致。据悉,本市将在线上政务服务全程电子化方面再次提速,今年年底前市级80%、区级70%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都将实现全程网上办结。另外,还将支持企业电子印章推广使用,拓展“亮证”应用场景,最大限度实现企业和市民办事“无纸化”;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的掌上办、自助办、智能办;依托市民服务热线数据,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接诉即办”中的应用;建设城市大脑,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服务管理机制。北京还将打造一个新型的数据中心,促进存量的小规模、低效率的分散数据中心向集约化、高效率转变。
“推出这一揽子力度大、含金量高的措施,必须保障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实效。”市发改委主任谈绪祥强调说,未来北京在加快推动各项政策落地时,仍将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市区两级“五新”工作推进机制,坚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制定政策奖金保障议案,完善社会资本投入相关政策,制定督查任务台账和项目台账,加强督察督办,让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多市场空间,为社会提高更多就业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