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0|回复: 0

用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新就业

发表于 2020-6-14 18:21:3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向秋  来源:东方网
  足不出户,轻点APP,生鲜半小时送到家;一键下单,家政服务员、月嫂请进门,满意不满意还能像网购一样打分;家门口的便利店,随时可买到热腾腾的咖啡、零食和蔬果,还能“扫一扫”自助结账……上海已经成为商业新物种、新业态扎堆之地。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动因所在。从“六稳”到“六保”,就业问题均居首位。稳就业保民生,除了要多路并进地“稳”存量,还应多措并举地“创”增量;目光既要放在传统行业,更要放在新业态新模式上。特别要善于育新机、开新局,用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新就业。

  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培育更多新岗位。比如,新基建将加速传统行业互联网化升级,中国信通院预测2020年至2025年中国因5G将新增就业岗位300万个。新消费催生出包括外卖骑手、直播主播等一大批新就业岗位。今年1月20日至3月30日,仅美团新注册外卖骑手就高达45.78万人。国家信息中心统计显示,2019年我国共享经济领域就业保持较快增长,提供服务者人数约7800万,同比增长4%,平台员工数达到623万,比上年增长4.2%。新业态新模式在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增加弱势群体就业机会、激发劳动者技能发展。

  发挥新业态新模式对稳企业保就业的促进作用。防疫期间,人们虽“宅”在家里,“云上的日子”却格外丰富:电商购物订单“秒光”、空中课堂用户激增、远程办公人气爆棚……疫情期间,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新经济、新业态迅猛发展,催热了“新就业形态”。比如,“共享员工”模式,就在盒马鲜生、沃尔玛、京东、阿里巴巴等国内部分大型企业得到运用。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新就业形态”也脱颖而出。要顺势而为,解决好“新就业形态”下劳动者法律保障问题、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把法律短板及时补齐,在变化中不断完善。

  小微企业是“草根创业”主体,是吸收就业的主力军。要积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产业结合,支持“草根”创新和小微企业发展,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环境。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保障企业增加就业人员或不减员、少减员。

  新业态新模式已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要大胆地拥抱互联网,聚焦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生命科学、新材料等领域,不断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扩大就业、创造更多岗位,让人民群众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公平的就业环境,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