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8|回复: 0

玩亦有道:那些消失的古代玩具

发表于 2020-6-15 20:19: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玩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陪伴儿童玩耍的伙伴。从古至今,诞生了无数各式各样的玩具。这些玩具有的流传至今,依然为人们所喜爱;有的虽风靡一时,却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现在已不为人们所熟知的玩具,也曾是无数古代儿童的心头之好……

      鸠车:寓教于乐的小拉车

      《锦绣万花谷》援引晋张华《博物志》曰:“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戏。”《宋稗类钞》中也有“鸠车,儿戏之具”的记载,说明鸠车是一种古代常见的儿童玩具。北宋《宣和博古图》曾记录了一件汉鸠车和一件六朝鸠车:“前一器,汉物也,其禽背负一子,有钮置之前以贯绳,盖絷维之所也。后一器,六朝物也,其禽前后负二子尔。有钮以贯绳焉,尾际又有小轮以助之,盖制度略相似,但增损不同耳。”对照书中的插图可以看到,汉代的鸠车整体上是一只大鸟背着一只小鸟的样子,鸟的两边有两只轮子,前面有孔,可以拴上绳子。六朝时期的鸠车则是一只大鸟一前一后背着两只小鸟,鸟尾巴后面多了一个小轮,整体上更加稳固。

      考古发掘中曾发现多件鸠车实物,材质以青铜为主,也有一些为陶制。出土的鸠车年代从汉代跨越到西晋时期,说明这一时期鸠车玩具比较流行。玩鸠车时,需要用线绳穿过鸠车胸前的小孔,牵拉线绳带动鸠车前进。如果拉得用力,鸠车的尾部就会翘起;如果轻轻拉动,鸠车的尾部则一直贴在地上。通过用力的大小,鸠车可以模仿鸠鸟飞翔和行走时的不同形态。

      隋唐以后,鸠车早已不再流行,但是它一直是儿童游戏的代称。到了清代孙枝蔚《忆昔篇寄示燕榖仪三子》诗中还谈道:“忆昔为童子,神清嗜好寡。亦未戏鸠车,亦未乘竹马。”

      在古人的认知中,鸠鸟是一种较为神奇的鸟类。汉代会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授予鸠杖,如《后汉书·礼仪志》上说:“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哺之以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饰。鸠者,不噎之鸟,欲老人不噎。”鸠还代表孝道,杜注《左传》提到:“鹪鸠孝,故为司徒,主教民。”另外《毛诗》中还说,“鸤鸠之养其子,朝从上下,暮从下上,平均如一”,反映了鸠鸟养子时的舐犊之情。所以,古人制造了大鸟背负小鸟的鸠车玩具,是为了让儿童能在游玩中体会到鸠鸟所代表的尊老爱幼美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