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一项与亿万产业工人息息相关的重大改革拉开大幕。
两年多来,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深改委的有力指导下,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和工会组织把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省总工会认真履行牵头协调职责,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协同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为进一步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引向深入,本报从即日起开设“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河北在行动”专栏,深入挖掘各地各单位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创新之举,在全面梳理、展示改革成效的同时,为各地各单位不断提升改革效果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在省总工会近日公布的第六批河北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名单中,国网河北电科院胡文平创新工作室、刘宏亮创新工作室同时获得命名。
这是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工会不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充分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引领创新、集聚人才作用的一个缩影。
时代在发展,电网智能化建设成了必选项。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自我加压,广泛开展“攀高峰、勇争先、夺红旗”科技创新攻关行动红旗单位评选活动,把发展目标瞄向远方。
在服务雄安新区这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中走在先;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中走在先;在助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中走在先。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和发展愿景的途径和渠道,唯有依靠电力产业职工的技术创新。为此,该公司制定出台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实施意见》,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推动我省电力系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深化,并在全省电力系统全面推开,形成百花齐放之势。
在国网邯郸供电公司,以河北省特等劳动模范、欣和电力建设公司安全监察部副主任朱劲雷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以智能电网建设、继电保护、高压试验等为主要创新方向,先后完成创新课题232项,获得国家专利40项。朱劲雷的徒弟郝波难掩自豪地说:“朱劲雷创新工作室是邯郸供电公司的技术状元孵化基地,是培养技术干部的‘黄埔军校’,成员不是技术状元,就是技术标兵。”
在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以全国劳模单东阳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文化和传承精神。谈及技术创新,单东阳有句名言,“创新,就是想别人不去想的事,做别人不去做的事,解决检修维修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敢于挑战自我、突破自我。”针对高处作业梯子需专人扶且存在倾倒危险的问题,单东阳和工作室成员认真分析,整理检修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制订出“变电检修作业全设备单梯免扶持系列措施”,有效解决了作业现场人身伤害等安全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单东阳工作室立足于工作现场实际开展技术创新,让每个成员的智慧和力量自觉地聚积在一起,于无形中转化为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单东阳创新工作室”文化的影响下,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万强青年创新工作室”、“吴灏创新工作室”、“路磊创新工作室”等30余家各专业的创新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创建起来。
国网沧州供电公司则从劳模或工匠人才的荣誉与薪酬挂钩的机制建设上用心用情,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不断前行。该公司调控中心职工闫春晓在夺得国网河北电力自动化专业竞赛个人第一名后,充分发扬工匠精神,先后承担了沧州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沧州电网调度数据网络系统建设、沧州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建设等十余项重大工程的规划、施工及建设,2018年被全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授予“大国工匠”荣誉称号,如今,又获评沧州供电公司“金牌首席员工”。“这种荣誉与薪酬挂钩的机制,让创新职工的成就感和获得感爆棚……”
该公司工会提出,要充分发挥一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孵化作用,工会组织必须为劳模、工匠的作用发挥搭建平台、提供舞台,为其传承技能、传承精神创造条件,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的岗位能手,涵养身边的榜样力量。
为确保创新工作室顺利运转,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工会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组织、劳模挂帅、广大职工踊跃参与的创建格局。通过整合创新资源,将同一专业不同地域、同一单位不同专业的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整合在一起,创设联合型创新工作室,把单一团队创新集约化为公司的集群创新,在地域和专业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很好地汇集了专业领域的专家人才。
截至目前,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已有国家级创新工作室3家,省级创新工作室67家,市级创新工作室85家,企业级创新工作室110家。
最近几年,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把激发职工创新活力贯穿工作始终,深入实施“百名拔尖科技人才”计划,建立科研资金竞争、项目“揭榜挂帅”等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出组织活力和人才动力。今年年初,该公司决定力争在上半年制订提高优秀科技人才待遇政策,出台科技奖金分配管理规范和项目收益分红方案,年内打造15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技攻关团队,力争用3-5年时间培养出一批掌握能源互联网领域的领先技术,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跻身国网科技创新的领先行列,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