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4月2日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生日,1967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儿童图书日”。每年的这一天,他都会在全球无数小朋友的阅读中重生。
童年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大量接触优秀书籍会对孩子的气质、性格、观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一个被书香浸润的童年,将让孩子受益一生。那么,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小编就和家长们聊一下,如何陪伴孩子阅读。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我们可以把孩子生活的环境,大概地分成两个部分:物理环境和人的环境。
物质环境就是根据孩子们的喜好,去选购一些适合年龄特点的图书,内容积极向上,画面色彩鲜艳但不杂乱,形象逼真,生动有趣,开本大,便于阅读。将这些书归类,放在孩子可自由取放的固定位置。
人的环境主要是指家庭氛围,父母要尽量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家长之间关系要融洽,家长自己也要多读书,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此外,还要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重要的是“亲子关系”,即照料者为孩子营造的情感和互动氛围;同时,还需要考虑照料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际交往,是否有爱、和谐。
来自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的长期研究,提出了“毒性压力”(Toxic Stress)的概念。
“毒性压力”简单地说,是泛指儿童接收到的,来自与人互动产生的、不可逆转的负面情绪及随之产生的不良压力。
研究发现,这种毒性压力对儿童的大脑和机体会产生器质性的损伤。毒性压力之下,儿童的神经元受损,与正常的神经元相比,联结更少。这样的生理改变,成为儿童未来发展的限制和阻碍。
注重亲子阅读中的游戏互动
孩子的天性是最爱玩的。如果我们把读书和游戏结合起来,就能大大增强孩子阅读的兴趣。很多图画故事都可以用来表演,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可以把故事中的人物画在一张张卡片上,也可以把卡片贴在一块块积木上,还可以把人物做成一个个纸偶套在手指上,孩子一个人表演几个人物,一边说台词,一边摆弄人物。另一种是孩子和爸爸妈妈一块儿表演,每人扮演一个或几个角色等等。
在亲子互动中,要特别注意孩子的情感需求,为孩子营造的环境,应该是温暖、积极回应的。
鼓励孩子将故事讲给别人听
当家长和孩子们共同看完一本书时,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讲出来或者写出来,这样既发挥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写作能力,同时,孩子还发现他把书上的东西再讲给别人听,别人又感兴趣时,他们会很兴奋和自豪,便由此产生更大的阅读兴趣。
对孩子来说,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就是爸爸妈妈的声音。当爸爸妈妈跟孩子一起读书时,尽管孩子们不一定都懂得书中的知识和道理,但他们会注意到父母的关注都在自己身上,会感到阅读是一段快乐的时间。这样,亲子共读所创造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会陪伴他们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