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抗生素是我们这个时代使用*广泛、*重要,同时也是*有争议性的药物,在中国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曾使用抗生素。随着青霉素(1928年)、氯霉素(1947年)、土霉素(1950年)、红霉素(1952年)、四环素(1953年)、头孢菌素(1959年)……的相继被发现,抗生素迅速崛起,创造了人类对抗细菌史上的一段神话。然而,随着耐药细菌的日益强大,1994年9月,美国《时代》杂志将一期封面故事定为《细菌复仇记》,故事中指出:具有抗药性的细菌和变种病毒即将抹杀人类在与细菌大战中的一度胜利,人类曾经以为能够有效地控制甚至彻底毁灭地球上所有微生物,但由于自身的失误,在对抗微生物的战争中,我们已经渐落下风。今天我们不得不面临的形势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此造成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尤为突出。临床分离的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的耐药性已居世界首位,但人们普遍对其危害性知之甚少。由于开发新型抗生素的速度远没有耐药细菌产生的速度快,照此下去,有专家估计,中国人将可能自食恶果,率先进入无药可用的“后抗生素时代”。
造成这种恶果的主要原因无疑是在临床上的抗生素滥用,但在控制细菌耐药性恶化这一点上却不仅仅是临床界的责任,作为抗生素企业如何在生产上保障产品的安全有效、研发上开发出敏感的新的抗生素同样非常关键。
在生产上,由于国内众多抗生素巨头均是原料强、制剂弱的状况,如何保障制剂产品在安全及有效性上与国外品种看齐成为国内企业的一道难题。作为中国口服抗生素制剂领域的*集团领军企业,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在提高企业内控标准以及具有*性的五级质量控制体系的经验值得借鉴。近年来,白云山制药总厂在原有三级质量体系的基础上,推出了五级质量保障体系,强化了原料供应商质量评定及售后服务,不断提高制剂辅料的品质,如纤维素类辅料应用,在生产控制上也不断进行突破。目前白云山制药总厂正在不断推进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不仅仅是在优质原料的购进,同时也在引进与学习他们在生产现场管理上一切以数据说话的模式,改造能够通过欧盟或者美国认证的抗生素生产车间,以期产生更高品质的产品。
在抗生素的研发上,不仅仅是国内抗生素企业的研发投入不足,由于抗生素产品生命周期短、利润低等问题,甚至连国外企业也在近年来放慢了抗生素研发的脚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慢性病药物的研发当中。而作为我国*一个自主创新研发成功、具有新型结构的半合成头孢菌素——头孢硫脒的知识产权拥有者,白云山制药总厂在新品种研发上同样不遗余力。据白云山制药总厂总经理王文楚透露,目前他们已经有多个口服抗生素在研,而且其中一些已经进入后期开发阶段,并已经取得了相应的知识产权。
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白云山制药总厂在支持抗生素合理用药,促进抗菌药物临床规范使用以及提高消费者合理用药意识方面同样作出了表率。2000年起,他们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术会议,并且不断对学术会议的形式进行反思和创新。2004年底起,白云山制药总厂开始了学术推广模式的创新,他们与中华医学会合作,推出全国抗生素合理应用专家巡讲,并且通过医学会上报,获批成为临床医师的继续教育项目。在会议的内容上,讲师均是由中华医学会邀请的国内知名抗生素专家,所讲的题目也并不作任何限制,而且他们还免除了临床医生的报名费,让他们能够得到真正继续教育的机会。至今为止,白云山制药总厂已经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举行了近300场专家巡讲会,让5万名临床医生得到抗生素权威专家培训。此外,为了配合国家和各地举办的抗生素合理用药推广活动,白云山制药总厂每年都会承办地方药监部门各种合理用药宣传活动,如广东每年开展的合理用药活动、电视论坛等他们都是主办单位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