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6|回复: 1

[书意] 雄奇淡远,虚心涵泳,曾国藩感悟读书和做人道理

发表于 2020-6-18 09:39: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快资讯


人生到达一定境界,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也不是为了逢迎别人,而是为了完善自己,明白事理,让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01

曾国藩生活的时代,社会总体上士气颓丧,读书人或以吟诗作赋为乐,或以立功扬名为荣,除此已无所谓志向,不知何为学问。所以曾国藩说:“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 他认为,读书的目的有两个,即进德修业和经世致用。

曾国藩闲暇时间都会每天临摹《清爱堂帖》,一边临帖一边思考,却始终没有琢磨透。有一次他凝神静气地临摹后又对着字帖深思起来。那些字粗看起来天趣自然,有小桥流水、远山淡墨之意境,细究却笔笔刚健,字字雄放,包含着惊涛骇浪的气概。

02

他再次逐字逐句将帖子鉴赏一遍,忽然感觉内心射进一道阳光,心扉顿时敞亮起来。他习惯性地拿出日记本,写下这个异乎寻常的顿悟:略得其自然之趣,方悟文人技艺佳境有二,曰雄奇,曰淡远。若能含雄奇于淡远之中,尤为可贵。

写完了日记,曾国藩似乎还不过瘾,又离开书案慢慢踱步。估计是踱步容易让自己兴奋,他又有了新的想法:字可寓雄奇于淡远之中,文可含阳刚于阴柔之中,那么为人不也是如此?他的思路更加清晰起来,在日记上又添上:“含刚强于柔弱之中,寓申韩于黄老之内,斯为人之佳境。”

曾国藩自从有了这番感悟,每天读书和临帖似乎更加游刃有余了,常常读到精彩时手舞足蹈,挥墨豪放处气吞山河,他感到有必要把自己的发现与儿子分享。

03

他开始与儿子曾纪泽探讨学问,他对孩子说,读书的诀窍在看、读、写、作四字紧密配合。看是默观,读是朗诵,经典作品非高声朗诵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曾国藩看着儿子频频点头的样子,更加滔滔不绝地将平生所学倾倒出来:看书好比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读书好比在家慎守,不轻花费;看书又好比攻城略地,开拓士宇,读书则好比深沟坚垒,得地能守,二者不可偏废。

曾国藩呷了一口茶,慢条斯理地梳理胡须,他觉得今天天气特别好,心情也格外舒畅,平时不愿多说的话题今个都在脑子里搁不住似的,争着往外冒:“朱子曾讲读书要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我直到四十上下才慢慢体验出。所谓涵者,好比春雨润花,清渠溉稻。

泳者,则好比鱼之游水,人之濯足。善读书,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稻如花如鱼如濯足,则大致能理解了。切己体察,就是说将自身置进去来体验观察。”

望着儿子点头、沉思,然后又站起来开始踱步,又坐定了在本子上写着,曾国藩觉得今天的功夫没有白费,抬起头,仰望着苍穹,又深思起来。

04

曾国藩热爱读书,喜欢思考,他不仅对孩子要求严格,也鼓励下属多读书,勤思考。当时总督幕府打算重金罗致四海才俊,前来投奔的只要有一技之长,便量才使用,但对庸碌之徒决不收留。曾国藩的观点是:牛骥同槽,庸杰不分,必然使英雄气短,才士齿寒。一时间读书人都觉得社会有了新气象,生活有了新盼头。

有一位总督表弟也来投靠,但他性格疏懒、褊急,大家一起吃饭时,曾国藩亲眼看见他将饭碗里的谷一粒粒挑出来,丢到脚底下。曾国藩心里很不舒服。他自己吃饭时遇到谷,总是去掉谷壳,把里面的米嚼碎咽下,从未连米扔掉过。

一个贫苦出身的人,才过了几年好日子便忘了本,曾国藩于这件小事上看出此人不堪造就。曾国藩与他谈了半个时辰,又从积蓄中拿出一百两银子,又还亲自写了“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从苦中来”的对联勉励他,总算做通了工作,打发他离开幕府。

05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代的太史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杰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一旦人心胸开阔,见识也就自然提高。曾国藩为官数十年,经常以学术化人,人格感人,这些优点都得益于他首尾不懈的读书生活。

从曾国藩的经历可以知道,从来功名乃天数,非强求可得,唯圣贤可学而至。可见读书和做人同理,都要雄奇淡远,虚心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09:40:1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