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49|回复: 0

长江禁渔令不能沦为一纸空文

发表于 2020-6-18 11:16: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据6月16日新华社报道,从2020年1月1日开始,长达十年的长江“禁渔令”开始实施。目前,“禁渔令”实施已近半年,但长江偷捕鱼类现象并未禁绝,特别是有“江鲜”之称的长江刀鱼仍在暗中交易,有的一公斤能卖到6000元左右。暴利驱使下,长江鱼类的捕捞、运输、销售,已经形成完整的黑色地下产业链。

  其实早在长江“禁渔令”之前,长江刀鱼就进入了全面禁捕时代。农业农村部去年初发布通告称,从2019年2月1日起,停止发放刀鲚即长江刀鱼专项捕捞许可证。但这并没有让长江刀鱼在市场上消失,反倒使其因供不应求而身价暴涨。一些饭店,一条三两多的长江刀鱼可以卖到1000多元,甚至2000多元。

  “禁渔令”的禁渔效果不明显,有不少原因。比如,执法力量疲软——承担保护长江重任的渔政部门人员严重不足,长江江苏段400多公里,有渔业执法资格证的只有217人,长期在一线工作的约100人。比如,监管难度——长江区域大,一些不法人员偷捕鱼类往往呈现组织化、专业化,发现和处置难度大。

  对此,一方面要弥补长江渔政力量不足等问题,比如增强专业执法力量,加强装备建设和配备,还可以聘请退出捕捞的渔民及志愿者成为护渔员,充实渔政力量。另一方面,升级执法手段,比如加强部门联动,运用一些高科技手段,对捕捞、运输、销售、餐饮等多环节形成“全链条打击”。此外,对那些滥食野味的消费者也要加强宣传引导,必要时依法追责。

  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但长期以来的过度捕捞与环境污染已经造成长江刀鱼等鱼类资源量急剧衰减,比如长江白鲟就在今年初被宣布灭绝,不少长江物种都已岌岌可危。如何防止“禁渔令”成为一纸空文,考验着各地相关部门的执行能力及责任担当,这也是对人类能否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共生的一次重要考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