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7|回复: 1

“百孝媳妇”闫凤莲

发表于 2020-6-20 09:50: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微信图片_20200620094954.jpg
老人寿宴上的闫凤莲和婆婆。

  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开发区贾戈庄西南村的闫凤莲,已经66岁了。早已是当婆婆年龄的她,却有着区里授予的“百孝媳妇”荣誉称号。红底金字的荣誉证书,印证着她近四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孝敬公爹、婆母的感人事迹。
  20世纪80年代初,闫凤莲嫁到西南村。她把娘家尊老敬老、勤劳能干的好家风带到了婆家,精心侍候老人,家务事,地里活,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左邻右舍都说马家娶了个知理能干的好媳妇。
  公爹、婆母有两个儿子、五个女儿。大儿子在济南工作、安家,女儿们也已出嫁。闫凤莲一进婆家门,就和丈夫主动挑起赡养老人的重担。
  随着公爹、婆母年龄越来越大,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从2005年开始,这个和谐安康的家庭变故接踵而至。先是年已八旬的公爹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和严重的泌尿系统疾病。不久,婆母又查出冠心病、脊椎病、胃出血。两位老人的自理能力逐年退化,已到知天命年纪的闫凤莲,一方面要更加细心地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还要为他们的疾病东奔西跑,庄稼地里的营生又不能耽误时节。刚强孝顺的闫凤莲,从来没有在身体劳累和精神压力面前气馁、退缩。
  2010年,公爹眼底黄斑造成双目失明,认知障碍迅速发展,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情绪暴躁。闫凤莲耐心地和丈夫一起按时给他喂饭服药,及时换衣清便;寒冬烧炕取暖,加被御寒;酷暑驱蚊打扇,冲澡洗涮。由于常年卧床,老人身上起了褥疮,问医无效。她走村串户搜集偏方验方,竟然治愈了这个连医生都头痛的顽疾。护理过程中,受到公爹无端抓伤谩骂是经常的事,她总是一笑了之:“大大(父亲)有病,他是老的,没事!”
  因年事已高,加上公爹病情日趋沉重的精神压力,婆母的冠心病愈加频繁发作。只要老人出现犯病征兆,不管白天黑夜,风雨雪天,闫凤莲即刻去请医生救治。她还几次通过亲友,请来市人民医院专家为老人问诊开药,然后按医嘱买药分包,定时端水送药到炕头,多少次把婆母从病情危重之时抢救过来。婆婆常对人说:“我这条命,是凤莲抢回来的!”一次,婆母胃出血急性发作,住进市人民医院,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老太太从医生和陪床子女神情上看出端倪。她没有召唤当时不在病床前的子女见面,而是急呼:“快叫凤莲!”在家服侍公爹的闫凤莲闻讯赶到医院。婆媳见面,泪如雨下。老人紧紧攥着她的手说:“舍不得你啊!我不能和你做伴了!”在场的亲朋好友和医护人员,目睹这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的场景,无不动容。好在经过医护人员的及时抢救、治疗,老人转危为安。出院时婆母风趣地对闫凤莲说:“老天有眼,看你还没侍候够我,又把我放了回来!”
  公爹去世后,闫凤莲和丈夫全力供奉已向百岁“奔”的婆母,戏言要“培养”出庄里第一位超百岁老寿星!前些日子,老婆婆过了九十九岁生日。6月11日,西南村党支部书记马宝运接受采访时深有感慨:“老人能高寿,凤莲二嫂子是头功!”
  闫凤莲言传身教,尊老敬老的美德在两个女儿身上得到很好传承。她们对爷爷奶奶的孝顺,处处可见娘的影子。寿司、披萨、汉堡等“洋餐”,菠萝、荔枝、芒果、榴莲等北方不常见的水果,只要市面上有的,她俩都会尽早买给奶奶品尝。2018年,贾戈庄整体拆迁。在潍坊工作的大孙女,和妹妹一起把在风光秀丽的青云湖畔买的新居装饰一新,让奶奶和父母搬过去住。为方便年迈的奶奶安全起居,她们特地给老人装修上榻榻米床,房间里安装上监控器、声控灯、声控铃等电子设备,床前走道铺设有防滑地毯;厕所里,床头上装有老人起扶设施;轮椅、洗澡凳配备俱全。二孙女就近上班、买房,以方便协助父母照顾老人。
  老人已85岁的娘家侄子,在姑母的寿宴上,泪眼婆娑:“姑啊!你有凤莲这样的好儿媳妇,福气大了去了!”     (马宝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0 10:20:36 | 查看全部
真是好媳妇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