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51|回复: 1

建设慢行友好城市,骑出“深圳风尚”

发表于 2020-6-20 12:45: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深圳新闻网

深网评论员 梁煖

疫情进入常态化,为了安全与健身,一些欧洲国家出现自行车抢购潮。5月份开始,中国的自行车和电动车对欧洲的出口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国内电商的统计数字,5月份销往西班牙的自行车数量涨了22倍。

在这个背景下,放眼深圳的自行车绿道,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骑着单车漫游深圳,是很多市民的周末选择。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在这里切换成悠哉的模式。在过去3年的时间里,深圳已建成自行车道约808公里,今后每年还将新改建自行车道300公里以上。1公里之内可便捷步行,3公里可便捷骑行抵达,深圳建设慢行友好城市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发展自行车交通,已成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一项战略举措。自行车交通在城市通勤和接驳公共交通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此前,《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完善城市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提升步行、自行车等出行品质”。在深圳,千园之城提前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加持,在此大背景下的自行车道建设,符合先行示范区建设中“打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也在日常生活中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深圳自行车交通经历了主导、衰落的发展阶段,2016年之后在共享单车进入市场的推动作用下,自行车出行分担率显著回升,但存在着“自行车道设置率低且品质不高,基本的通行路权和安全保障不足”、“自行车设施缺口较大”等问题。2017年至2019年,深圳完成自行车道建设约808公里,增长约85%,其中2019年完成新、改建自行车道约319公里,停放区约2000个。为满足市民长距离的骑行需求,深圳还启动了跨区自行车专用道建设。

骑行、戴口罩、使用公筷公勺等,正在成为社会新风尚。见微知著,品质建设与人文关怀双管齐下,自行车道“最后一公里”的打造与完善,便是来源于数据中的细节点滴。给予自行车相应的路权保障,因地制宜恢复自行车路权,自行车网络体系也就水到渠成。

漫步骑行,与心灵对话,深圳正赋予生活和城市运转无限的可能性。坐拥山海,林荫道遍布,深圳已拥有发展慢行交通的地理基础。要在建设慢行友好城市中,骑出“深圳风尚”,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两者缺一不可。按照新的发展思路,深圳慢行设施建设力度将持续加大。同时,专项整治、有序推进高品质慢行设施建设等措施也正逐步落地。

我们也希望,在自行车道的建设中,有关部门要注意相关政策法规和配套设施的完善,进一步规范与明确通行规则,给市民营造更加安全舒适的骑行环境,为自行车轮的运行加上安全的牵引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0 12:45:3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