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房子住了12年,终于拿到了不动产证,多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我们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前不久,家住泰安宝龙国际社区的王兴霞与社区321户居民一起,顺利办下了不动产证。
泰安宝龙国际社区2008年建成,由于部分业主的违章建筑侵占了规划中的绿地面积,导致竣工验收手续无法办理,500多名业主都不能办证。“居民在子女上学、办理工商登记等诸多方面遇到不便。随之而来的是社区矛盾增多,管理难度大。”宝龙国际社区业委会主任魏健康说。
房地产开发历史遗留问题交织杂糅、盘根错节、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处理起来十分棘手。2018年底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20多次会议分析研判。
2019年7月9日,泰安市委书记崔洪刚表示,要站在“抓历史遗留问题就是抓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不把历史遗留问题再留给历史”的责任担当,将“解决房地产开发历史遗留问题”列入市委常委会专项整治任务。泰安市房地产开发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7·9”工作专班应运而生。
泰安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涛亲自挂帅,专班10个工作组共抽调100余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协力推进,立下3个月解决市区580万平方米中85%任务目标的军令状。
走进“7·9”工作专班,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汇聚起高效的工作节奏,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处处体现为民服务的信心与温度。即使是在夜晚,办公楼也经常灯火通明,工作人员深夜商讨处置方案成为“家常便饭”,“全时作战、连续作战”更是成为专班平时的标配。
房地产开发历史遗留问题有共性更有个性,根本是把握好“”依法依规、实事求是”这一原则,以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凝聚共识形成工作合力,探索出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的新路径。
围绕“给群众办证”这条主线,专班集体研究形成项目共性问题处置意见,“一把尺子”集中整治。严控用地规划、质量安全关键环节,突出“五个节点”管理,实行容缺受理,最大限度优化审批环节。
“‘7·9’工作专班将登记与违章处置分离,先给开发商和没有违建的业主办证。同时,违建只要一拆除,相关业主也可以办证。”魏健康介绍,通过容缺受理、流程再造,小区居民期待的房产证终于有了着落。
“7·9”工作专班紧盯重点疑难问题集中攻坚,确定了10个重点疑难问题项目,由市领导包案办理。“10个项目中8个项目的7个开发企业被吊销资质或限定经营,8个项目存在资金链断裂、资产抵押、查封等问题,3个项目法人被刑事追究,都是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突出‘老大难’问题。”专班工作人员说。
7名市领导包领,市直部门选配县级干部为联络员,协助市领导开展工作,全力以赴推动“老大难”项目问题尽快解决。截至目前,10个重点疑难项目共需解决49项问题已整改完成22项,27项正在积极推进。
泰安市房地产开发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进入攻坚突破长效推进阶段,“7·9”专班将继续发扬敢打敢拼、担当作为的优良作风,狠抓落实见成效。“我们将坚决落实泰安市委、市政府对专班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各项部署要求,头拱地向前冲,以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坚韧不拔的毅力,奋力解开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这一困扰民心的‘死疙瘩’,向全市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泰安市房产管理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涛说。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整治333个816万平方米问题项目。其中,市区专班整治234个632万平方米;县市专班整治99个184万平方米,为72370户家庭办证扫清了障碍,惠及20多万群众。截至目前已完成不动产首次登记631万平方米,16355户家庭办理了个人不动产小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