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132|回复: 3

北京首座气膜版“火眼”实验室,在大兴启动核酸检测!

发表于 2020-6-24 16:24: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科技日报  

  走进北京大兴区体育中心场馆,只见原先的运动场地矗立起9个白色的拱形气膜舱。它们是北京首座气膜版“火眼”核酸检测实验室,6月23日正式投入运行。

  记者22日下午过来时,舱门还未关闭,工作人员仍在进进出出调试设备。23日上午,这里一夜之间变成另一番忙碌景象:舱门基本关闭,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已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样本检测。

  自新发地出现聚集性疫情以来,北京地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需求骤然增加。这座自动化、高通量的“火眼”实验室,每日核酸检测能力可达3万人份,将有效缓解当前的核酸检测燃眉之急。
        
                             北京大兴“火眼”实验室现场。图片来源:华大基因

  24小时不停工,3天搭起实验室

  9个大型气膜舱,每个占地70多平方米,高3.5米,转眼间平地而起。

  据介绍,气膜版“火眼”实验室19日开始搭建,24小时不停工,不到3天时间,基本完成气膜舱搭建、设备安装调试工作。

  华大基因国内“火眼”实验室建设总指挥董杰18日紧急赶到北京。其他工作人员24小时三班倒,他这几天累了只能自己找个地方稍微“倒”一会儿。

  “现在场馆内所有实验区域需要建设团队和检测团队不断磨合,各种突发情况也需要及时解决,所以确实没什么休息时间。” 董杰说。

  董杰告诉记者,这些气膜舱由华大基因、同济大学和易托邦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联合设计。3月份研发试生产,4月份在哈尔滨首次正式安装使用,此次又在北京用于抗击疫情。

  除了位于大兴体育中心的9个气膜舱,北京西城区也搭建了3个这样的气膜舱用于核酸检测。
   
                               气膜舱内景。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 摄 

  3个舱连成一组,各司其职施“火眼”

  白色的气膜舱舱门紧闭,里面到底如何运转?记者在现场问了个究竟。

  据介绍,每3个气膜舱为一组,分别负责样本制备、核酸提取、核酸检测3个环节,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实验室。同组气膜舱之间通过传递窗互相连通,传递样本。

  “这些气膜舱是负压的,进入的空气会通过新风系统过滤,内部空气也要通过高效过滤器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排出舱外。” 董杰告诉记者。

                        自动化核酸提取仪。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

  记者22日探访其中一个气膜舱时,看到一台自动化核酸提取仪。华大基因大众传播部总监项飞告诉记者,核酸提取仪的每个样品板都有96个孔,可分装96份样本。

  “以往对样品的核酸提取需要从一个个试剂管单独提取,操作很慢,现在可以同时对96份样本进行核酸提取。既节省人工,又提升效率。” 项飞说。

  记者了解到,位于大兴区的这座气膜版“火眼”实验室,一共能容纳14台这样的自动化核酸提取设备。

  团队中不乏“90后”,很多有武汉抗疫经验

  “火眼”实验室现场,忙碌的身影中,处处可见年轻的面孔。

  记者见到黄俊民时,他正匆忙在气膜舱外穿防护服。1995年出生的他,曾在武汉的“火眼”实验室支援抗疫,这次又紧急入京。

  “目前我负责的工作主要是对样品进行拆包,整理好,然后交给下一个环节。”黄俊民告诉记者,吃饭时间可以从气膜舱中出来,但是需要重新换防护服。
   
                   刚刚穿好防护服的黄俊民。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 摄 

  6月的北京,天气闷热。黄俊民告诉记者,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十分闷热,但只能克服困难。说罢,他匆匆走进气膜舱。

  董杰告诉记者,此次华大集团从全国各地紧急调集上百人进京支援抗疫,其中不乏“90后”和“95后”,不少人有支援武汉抗疫和哈尔滨抗疫的经验。

  他介绍,“火眼”实验室经过疫情期间的近半年摸索,自动化设备更加优化,人员的流程管理也更加优化。

  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问及是否有信心,董杰回答:“必须有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4 16:24:3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4 17:22:10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4 19:06:13 | 查看全部

回 2楼(dqqjk) 的帖子

问好乔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