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阳光灿烂,金秋送爽,今年我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我又回到了温暖的家——班组天地大家庭。忆起往昔,看看现在,一点一滴,丝丝情谊,我不由感慨万千:
说实话,2008年刚来班组天地时,我根本找不到北。因为初学写稿,又因为不是专职通讯员,所以每次仅仅跟着聊天,说几句无关紧要的话,待了不到四个月,我就被借用到了陶山公安分局做通讯员,由于那里工作性质不同,因此我暂时离开了班组天地。
去年6月份,我们单位实行转方式调结构,外调人员一律召回原单位,我又回到了原来的岗位。但我仍没怎么写通讯稿件,只是偶尔写几篇散文见报。今年6月份,公司更换了新领导,对宣传工作十分重视,制定了“对外宣传与绩效工资挂钩”的政策,要求所有通讯员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写稿氛围。我是一个要强的人,看到别的通讯员一个个活跃起来了,我也渐渐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从7月份开始,我每月都以二十篇以上的进度写稿、投稿,但除了每月有五、六篇稿件在单位内部报刊和肥矿集团公司级别的《肥城矿工报》上稿外,仅有一篇上了9月3日的《中国煤炭报》,此外再无收获。这下急得我抓耳挠腮,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时,我忽然想到了“班组天地”。我打开中国企业员工互动平台,浏览、徘徊。通过QQ,我又重新进入了班组聊天室,看到了久违的朋友们,有许多是老熟人,也见到了许多新面孔,唯一遗憾的是没有见到夏老师。虽然如此,我仍然感到了班组天地大家庭的温暖。浅秋老师、老哥、王志民老师、屈联西老师都给我了热忱的欢迎,浅秋老师更是竭尽所能帮助我,给予我文字上的指点和引导。浅秋老师鼓励我加入白金会员,听说我家里两位老人轮番长病,有困难,她就尽可能地鼓励我、帮助我,每篇稿件都给予我真诚的指导,告诉我应该怎么改,应该从什么角度入手,哪些地方应该注意等,我深受感动,感到班组天地就是我的家,每一名成员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浅秋更是我最亲近的知心姐姐。
虽然现在我仍然没有完全掌握班组天地的写稿风格,还没有学透班组天地的真正内涵,但我并不气馁,我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我会尽我所能,竭尽全力,深入工区、车间和班组去采访、去体会、去寻找写作素材,发挥潜质去写稿、修改,付出自己的一片心,带着班组天地带给我的温暖,一路向前!我坚信,在班组天地的大家庭里,我一定会收获金秋的累累硕果。侯秀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