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5|回复: 1

灵活用工兴起,大数据把用工匹配精细到小时

发表于 2020-6-26 16:08: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解放日报
        午后,派送完一拨生鲜外卖订单的张诚,急匆匆走进位于同一个商场的星巴克门店,他把蓝白色盒马制服一脱,穿上星巴克的绿色围裙,从骑手变成了咖啡师。
  如果不是这次疫情,张诚没有想过自己会同时成为盒马骑手和星巴克合伙人。在上海一家饭店担任经理6年的他,疫情中等来了公司的解职邮件。让张诚找到人生第一份零工的是一个名为“独立日”的灵活用工平台。疫情期间,这个平台推出共享员工方案,协助餐饮企业将闲置劳动力转移到生鲜、商超等现阶段高频用人机构,一共为9366名餐饮企业员工提供了过渡的就业岗位,为逾百家企业解决了用工问题。
  疫情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很多变化,就业模式的改变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也许,“灵活用工”今后会被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接受,成为就业体系内一个“蓄水池”。


>

生鲜配送员是灵活就业重要群体。新华社 发
  对接此消彼长用工需求
  今年1月底,疫情导致众多餐饮店歇业,与此同时生鲜外卖一下子增长起来。“独立日”看到了这种此消彼长的需求变化。
  大年初二,平台推出临时借调的“共享员工”计划,累计征得有用工需求的生鲜电商、商超配送等企业逾80家,用工缺口超过1.5万个,而希望输出员工的餐饮企业超过300家。其中美团、沃尔玛通过这项计划,面向全国40个城市招聘1万名服务人员,包括6000名配送员、4000名仓配分拣员。但要让餐饮员工快速适应生鲜电商、商超配送等岗位要求并非易事,是如何成功对接的?
  在灵活用工平台上填报个人信息后,张诚收到平台管家的线上面试邀请。通过简单的线上对话,管家捕捉到除简历以外更丰富的个人信息,细化到是否染发、指甲是否干净、普通话是否流利、说话时有没有微笑等,相当于进行了“人物画像”。
  同时,灵活用工平台还通过大数据技术,将生鲜电商与商超配送等用工企业岗位需求、性质与要求梳理出逾百个属性标签,形成“用工画像”,再借助智能化算法模型,与餐饮企业员工个人能力进行匹配,匹配成功率达80%。
  可供企业选择的“共享员工”方案有两种,餐饮企业可与相关员工延续现有劳动合同关系,但只发基本薪酬,灵活用工平台代替商超、生鲜电商等向员工发放兼职报酬。另一种方式是餐饮企业和员工解除劳动关系,该员工成为平台的灵活劳动者,其间酬劳由平台直接发给员工,等借调结束后,餐饮企业可选择与员工恢复此前劳动合同关系。
  该平台创始人郑一算了一笔账,很多借出员工的餐饮企业只需支付基础工资,相应的人力薪酬开支成本已降至原先的2/5,甚至部分短期“暂停”劳动关系并输出员工的餐饮企业,也可以将人力薪酬成本压缩至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6 16:09:3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