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48|回复: 0

钱上的这六个字,你知道是谁写的吗?

发表于 2020-6-26 21:12: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第一套人民币,董必武题写(楷书)







1948年年初,南汉宸前往西柏坡请董必武为新式货币票版题写行名。



董必武是前清秀才,自辛亥革命以来参加革命已经近40年。董必武特意按照中国传统习俗,吩咐夫人何莲芝提前准备,在洗澡后,换上新衣,进行“恭写”。






静心恭写下来的六个字,就是第一套人民币上的楷书体横眉“中国人民银行”。












2、第二、三套人民币,马文蔚题写(隶书和魏碑融合)








1950年初春,我国政府决定设计发行第二套人民币,以适应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需要。政府决定由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印刷局副局长的王显周负责组织中央美术学院罗工柳和周令钊设计人民币图案,由中国人民银行第一任行长南汉宸负责征集人民币题字。



  第二套人民币是我国首套完整的货币,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南汉宸行长对题字很为难,是继续沿用第一套董必武写的楷书呢,还是请人再写?南汉宸请示了周总理。周总理说,钞票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马虎不得。





图:马先生照片


  南汉宸叫人把经济研究室的研究员马文蔚请到办公室让他写“咱们银行”的几个字。于是,马文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拿来毛笔,写下了好几组“中国人民银行”及元角分壹贰叁伍拾等汉字,并挑选了自认为满意的一组,这便成了后来人民币上的汉字。





  马文蔚的题字很多人认为字形与魏碑相似,而基本笔画仍属隶书。但据有人考证,这种字体叫“张黑女”碑体,它是北魏碑体的故名,被认为是北魏碑体中的精品。










   

3、第四、五套人民币,“国”和“银”改简体






  

马老所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中有两字“国”和“银”是繁体,在第4套人民币准备发行时,总行决定把“中国人民银行”的繁体字改为简体,便发函邀请马文蔚先生重写简体的“国”和“银”。可是,当时马老已是80高龄,又有哮喘病,握笔已不稳,所以未能再写这两个简体汉字。



最后北京印钞厂的专家经过细心临摹马文蔚先生的笔体,临仿出了简体的“国”和“银”。但是“国”字的“口”与“银”字的“艮”字还是用了马老的原迹,而“玉”和“金”则是专家们临仿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