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反复劝说自己“我不生气”,就能心里果然平静如水,继而感到一丝悲悯、博大、坦荡、快慰,则堪称贵人。驾驭自己的性情,克服自己的弱点,不能只停留在嘴上,还要努力实践、修养、成就。不生气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和气度。

习惯与性格有关,内心与脸面相表里。你可以做个实验:当你怒气冲天、满怀不悦时,却试图说温柔的话;反之,当你心怀美事、喜形于色时,却假装生气。

——你就会发现那很难做到,即便勉强也极不自然、极不协调。所谓“声色俱厉”,人的表情与语言色彩、心理状态之间是内外协调统一的,这也就是可以用自己的表情如微笑来调节心理的可操作性之所在。

养成一个好习惯,逐渐修缮心理素质,调整自己的“生气阻尼系数”,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从改变习惯出发,坚持下去。起初,也许难以控制情绪,但随着复归心态平衡的时间的逐渐缩短,

最后,做到近似麻木的感觉,可以宠辱不惊了。即便微波摇人,偶起波纹,也能稍立而定,不会一发而不可收拾。理想的境界,是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之内,把气消解得烟消云散;其极限状态,则是心中没有一个气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