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工网讯(中工网记者 张翀)今日下午四点,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113场新闻发布会,介绍落实《弘扬“店小二”精神“十必须十不准”》文件的具体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发布会的人员包括:湖北省政务管理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胡雅南;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盛章学;襄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忠运;宜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惠霞;荆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向斌。
湖北取消下放调整审批事项787项
胡雅南说,要实行清单管理,一网通办,一事联办。努力让企业和群众获得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政务服务的事项是开展政府服务的载体,通过清单形式把五级政务服务事项向社会公布,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从去年开始,采取省直部门牵头,五级联动的方式,梳理出省级事项1088项、市级事项803项、县级事项807项等。省政府积极回应企业和群众诉求,能取消的尽量取消,能下放的尽量下放,共取消、下放、调整787项。
湖北初步建成政务云平台,968个系统迁移上云
胡雅南说,让网上办事像网购一样便利,依托网络资源,坚持一窗受理,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的高效便捷。建成电子政务外网,五级覆盖。初步建成大数据平台,政务云平台,968个系统迁移上云。推进五级事项标准化,实现全省事项无差别受理,无差别办理。年底前实现1000项线上事项全省通办。
今年底完成9项一事联办主体全省办理
胡雅南说,湖北省计划在今年底完成9项一事联办主体全省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压缩至3个工作日。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审批压缩至60个工作日。
胡雅南说,所有涉及企业和群众办事的证照材料要求依法共享。充分运用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企业和群众办事时,以前提交过的材料可以重复使用,不用再次提交。目前由省政务管理办建设的电子政务库已汇集电子印章1万多个。电子证照的汇集共享是持续过程,我们将让可以共享的电子证照越来越多,群众需要提交的材料越来越少。
政务服务差评要在15个工作日内整改
胡雅南说,网上购物可以给商家好差评,政务服务一样可以给政府部门好差评。政府服务好差评是群众和企业可以对机构、平台、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提出评价。对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评价进行转办,各级主管部门实行差评复核机制,复核为差评的15个工作日内整改。
胡雅南说,群众和企业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必须提供非现场和现场评价方式。非现场评价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和移动端提供,包括鄂汇办APP、扫码评价、电话评价等。现场评价指政务服务大厅窗口设置的好差评服务装置,或服务终端。
截至去年底湖北无应退未退涉企保证金
盛章学说,湖北省开展专项清理,组织对全省各地级省直部门涉企保证金情况汇总。截至2019年底,全省无应退未退涉企保证金。
盛章学说,湖北省现有涉企保证金21项,实行7项。协调省住建厅,大力推行工程担保制度。明确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取。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省调查5起涉企保证金问题。
湖北探索对诚信记录良好企业减免保证金
盛章学说,湖北省落实以银行保函替代保证金缴纳的办法,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落实完善涉企保证金清单制度。进一步开展保证金的清理规范,清理取消全部违规涉企保证金项目,加快返还。进一步健全涉企保证金的配套管理制度。建立资金台账,规范管理程序,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创新探索减少收取保证金的长效机制。对诚信记录好的企业免收保证金或降低收取的额度。
新生儿落户等成为一事联办重点推进内容
胡雅南说,一事联办是对跨部门、多事项业务流程再造的创造性变化。湖北省政务部门查找了解群众办事的难点、痛点,找准自己的着力点,选择了新生儿落户、办理饭店、不动产证登记等9个场景,重点推动。加强部门协调,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推动材料缩减,通过流程优化,形成一事联办主题。达到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减环节的效果。一事联办靠政府部门主动作为,针对群众办事难点痛点,提出工作方案,形成工作模版,在全省推出更多主题服务。
电子证件照安全性有保证,不会被随意复制和查阅
胡雅南说,信息安全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也是湖北省推进电子证照运用中最关心的环节。国家针对电子证照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标准,明确规定电子证照和实体证照具有相同法律效力。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安全和技术防范措施,保证电子证照的安全性、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人授权同意,任何部门没有权力调阅、查阅和留存电子证照。电子证照的安全性是有保证的,不会被随意复制和看到。
湖北省经信厅为19家企业线上带货16亿元
盛章学说,湖北省经信厅发扬“店小二”精神,为企业纾困解难。出台支持企业疫后重振一系列惠企援企政策。当好企业的贴心人,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对接落实中央一揽子政策,帮助企业争取政策性贷款369亿元。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为19家企业40多个品种线上带货,达成采购16亿元。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做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围绕企业生存发展两大主题,加大对龙头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纾困力度。帮助企业稳、抢。增订单,消除企业后顾之忧。促进产业链整体复工复产。全省开展走访服务企业专项活动。
湖北省确保今年底无分期民营企业欠款应清尽清
盛章学说,大力开展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清欠工作,是落实六稳六保的重要举措。我们将清欠工作作为全省走访服务企业的重要内容,对企业反映的每一笔欠款进行闭环管理。坚持进行月度通报盘点,对还款进度慢的市州通报,电话约谈。5月底,全省共清欠8.15亿,进度达到55%。下一步将紧盯重点难点账款,加快清欠力度。确保拖欠“零新增”。进一步优化现有制度,针对未按时完成工程验收、鉴定造成拖欠的,全面推行进度结算。完善信用主体建设,对严重失信主体联合惩戒,挂牌督办,确保今年底无分期欠款应清尽清。
襄阳今年实现市县两级100项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
襄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忠运介绍,襄阳将在年底前实现市、县、乡、村政务外网专线四级全覆盖。推进政务服务“自助办”“掌上办”“全市通办”,今年实现市县两级100项政务服务事项“自助办” “掌上办”。同时,加快政务数据互联互通,推行企业档案查询全程电子化,健全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建言机制,建立健全全方位政务服务“好差评”指标体系,形成评价、反馈、整改、监督工作闭环,对差评事项追根溯源、彻底整改。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包保,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全力打造宽松便利的市场环境。一是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开展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二是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全面巩固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成果,认真落实各项降费政策,疫情期间惠企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严格规范涉企会议及调研活动,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干扰。
进一步降低涉企收费,开展行政审批和企业贷款领域乱收费行为专项检查,抓好供水、供电、供气等要素保障价费检查,坚决清理整治乱收费。
宜昌承诺:让群众办事不找人,网上办成常态
宜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惠霞代表宜昌市就落实“十必须十不准”进行公开承诺。他表示,宜昌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建立市委常委会双月专题研究、市政府常务会每月专题调度、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动态通报的工作推进机制,以钉钉子精神,对“十必须十不准”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推进,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落实,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宜昌将重点聚集“六多合一”改革,全面推行多规、多评、多审、多验、多证、多管“六多合一”,年内基本实现市县联动,全流程、全覆盖。“1233+80”改革再提速,全面实现新开办企业注册1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2个工作日、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33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80个工作日。“不见面审批”再优化,抓好“一网通办”、“一事联办”,健全项目代办、推进全程网办,让群众办事不找人,网上办成常态、网下办成例外。“告知承诺”再创新,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开展“定制服务”,最大限度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千名干部进千企”服务再延伸,严格各类稳企稳岗稳业政策兑现落实。
同时,扩大公众参与度,跟踪问题整改落实。每年开展一次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每季度开展一次“500家市场主体评部门”,形成“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成效检验”的工作闭环。健全市县联动、部门协同的分工责任制和“月调度、季督查”常态督查考评机制,对季度督查排名和年度综合排名靠后以及专项巡察发现问题较多的部门和单位,进行专项约谈。对政策落实不力、破坏营商环境的反面典型一律公开曝光,并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形成有力震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