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80|回复: 0

我的班级我的组

发表于 2020-6-28 19:02: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的班级我的组

自从2015年秋,老牛①这艘返回舱②对接上我五五班后,我们这只轨道舱就活力四溢,能量爆棚,在万里星空划出了一道崭新、璀璨的轨迹。老牛,这位年过半百的年轻的老教师,把他当年带班的经验和在我们看来一些很怪异的做法复制到了我的班,于是,一些闻所未闻的新名词儿层出不穷,什么“行规纠察制度”,什么“行规纠察队”,什么“今日纠察报告”,什么“师徒结对帮扶”,还有那“学科进步奖”附上“x杯”,我等“淘宝”组合(“淘气宝贝”的简称)叫做什么“嘉禾班”,班级QQ群更名为“师长情报群”,日记被美其名曰“纸质微博”……让拥有梦幻般年龄、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我也应接不暇,耳目一新。伴随这些《辞源》中也索引不出的新词儿的出现,我班的一些各具特色的志愿者小组也应声而生了。

行规纠察组简称“行导组”

这个组诞生于公元2013年,其前身是“行规纠察队”。纠察队的正副队长领导对班级“绝对忠诚”的五人成员小组,制定并实行行规纠察报告制度。
老牛说,“行规纠察组”是我班的纪律监察委员会,它可以上笞班长、中队长,下罚普通学生,直属老牛领导。






平日里,纠察队员佩戴印有“行规纠察队”的袖章四处巡视,及时发现并记载同学中的好人好事和那些特别不良的现象,阻止或纠正不当的行为习惯,当晚由纠察组成员轮流在“师长情报群”里指名道姓地进行通报,即“今日纠察报告”。










自从有了纠察报告制度,我班的助人为乐、拾金不昧、互帮互学、劝恶从善等良好的行为层出不穷;大部分恶习携带者主动寻求一名行为习惯较好的同学结成帮扶对子,授意在自己“不能自已的时候”给予提醒和警告;全班大部分同学自发成为行规纠察队的“线人”,注意发现“新闻线索”,及时向纠察队提供……被表扬者再表扬,被批评者再批评,大大强化了老师单方面说教和纠察报告制度的效果,赢来了家长阵阵点赞声。
这种治班之策还被老牛写成《来自班级行规“纠察队”的报告》,见诸2015年3月《中小学德育》杂志。





师徒帮扶组简称“师导组”  

为了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一般学校、一般老师、一般的做法是:老师给学困生“开小灶”,被戏称为“带研究生”。限于精力和时间,对于学困生面较大的来说,老师常常是分身无术,力不从心,而且会让学困生产生畏惧心理。为什么不能换一个思维来帮扶呢?五年前,老牛就发出了“不能让一个学生落下”的豪情壮志,启用学生之间“师徒结对帮扶”的办法,并沿用至今。





师徒结对帮扶的具体做法概括成四句话:你情我愿结为师徒,接受问询登记在册,师徒二人调为同桌,徒弟进步师傅共享。




于是,我的班结成了16对师徒;于是,出现了一道道这样的风景:课堂上,师傅不断提醒徒弟听讲,订正,坐好……课间,他们结伴而行,或者找一处僻静处席地而坐,师傅给徒弟检查作业,答疑解惑,传授方法,或者在桌子前,师傅给徒弟出试卷,做批改,报听写……师傅不厌其烦地说,徒弟不折不扣地做,二人就如同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形影不离。









有哪个老师能有如此多的精力和时间全方位、全天候去陪着同一个学困生?又有哪个老师能对全班每一个学困生都能尽到提醒、督促、辅导、检查等一系列的义务?还有哪个老师布置的作业能够让自己的学生心悦诚服地领命?这些,我们师徒都做到了!
我还看到这样一幕幕和谐场景:由于师傅没有尽到职责,被徒弟控告,师傅反过来央求徒弟原谅。相反,由于徒弟没有听话被师傅训斥,徒弟只好赔不是。临考之际,师徒的四只小手攥在一起,互相鼓劲……
学困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优秀生的责任感被激发起来了。从那之后,我班语数期末考试成绩的优秀率均达到了98%以上,甚至100%,摘掉了长期贫穷落后的帽子。
评选学科学习“进步奖”,是老牛带班的常设评选项目,据说已经沿用了5年。与“师徒结对帮扶”相联系,“进步奖”的评选主要激励学困生,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时也给尽力帮扶学困生的师傅们一个被认可的机会。
“进步奖”产生于学期期末考试完毕,由语、数老师提名,产生20名学生。其评选标准因时而有所微调,但两大标准始终不变:一是师徒结对帮扶,徒弟勤奋好学,且期末统考成绩较平时进步显著,甚至超过师傅者;二是师徒结对帮扶,师傅尽心尽力,使徒弟期末统考成绩较平时进步显著,被评为进步奖,且自己考试成绩不低于徒弟者。





特别有趣的是,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老牛就会在群里征集进步奖冠名权。只要家长为获得进步奖的学生每人提供一份奖品,即可享有以自己孩子姓名命名的冠名权,如上学期的“跃宇杯”进步奖,就是我班熊跃宇的家长抢得了冠名权。






图书管理组简称“书导组”  



加强图书柜建设,是老牛带班的传统,所以老牛执牛耳后,率先在班级建起了图书柜。
我班的图书柜很是引人注目,来访的人都会驻足观看一番,用家长的话说,“颇有图书馆的风范”。首先图书来源丰富,绝对保证质量。柜中现藏一万多元钱的图书和六千多元钱的杂志,书目由我们的老牛提供,全是他历届学生最爱看的书。








其次是图书管理规范到位。老牛挑选出我等5名有责任心的女孩子担任图书管理员,负责整理图书、给图书编码、给新增的图书添加书目、办理借书还书手续、保管借书卡等。他还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完备的图书管理规则,并组织全班学习。精美的借书卡是每个同学借书和还书的唯一凭证,全班一人一卡,本人签名方可借出或归还。为方便孩子们选择图书,将编号、登记的图书制作成《图书书目》张贴,与图书柜上的图书一一对应。学生只要看《图书书目》,报图书编号,就可以轻松借阅到自己需要的图书。



























图书柜的建立给我们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每天,我们图书管理员应接不暇,课外、课间读书之风盛行,配合着每月一次的读书分享会,大大地激发了我们这些熊孩子的求知欲。

读书导航组简称“读导组”





“读导组”是班级图书柜建设的衍生体,是以读书分享会的形式开展工作。我的组成员10人全是“书虫”,虽然读书方法各异,但都读有所获。我们每月开展一次读书分享会,在我们老牛的指导下,分别从四个方面介绍读书经验:读书有感,读书有方,读书有获,好书推介。读书分享会是读书的盛宴,为了这次盛宴,每位“读导组”成员事先都会认真阅读至少一本课外书,积累分享材料,找到分享切入点,编写分享稿子,制作PPT,然后把电子稿和PPT打包发到“师长情报群”。会上,组员们你唱罢了我登台,精彩不断;台下,同学们屏息凝视倾听,掌声如雷。











微博指导组简称“微导组”  







我们的老牛把日记按上一个时髦的名词“纸质微博”,这一下就点燃了我班同学的写作兴趣。我们组由20名同学组成,都是我班的“笔杆子”。按照老牛的旨意,每人每周得完成不少于两篇“微博”,必须写自己亲身观察所得,必须写当天当时观察所得,力求材料和语言有亮点,每篇要有评语,每周三完成上交。我的组,就是我班给同学“纸质微博”写评语的“专业组”,给每周开设的“微博欣赏课”发现并推荐“精品微博”,让“博主”站在讲台上秀自己别样的生活,亮自己异样的精彩!
















“纸质微博”为我们童年留下难忘的、美好的记忆,培养我们观察生活和事物的习惯,为作文输送了鲜活的材料,让我们由怕作文到爱作文,正印证了老牛送给我们的那句话:“留心身边事,处处有文章。”



宣传引导组简称“宣导组”







“宣导组”由10人组成,我们个个能书会画,汇集了我班的“能工巧匠”,承担着我班室内外所有展板的布置和资料收集等任务,在班级建设中正肩负着传递正能量的使命。







我班的志愿者小组在路上,在行动中……
志愿者们正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已经构成了一个无形的、全覆盖的服务网络;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俨然成为我班鲜明的、富有特色的班风;志愿者精神在我班落地,生根,开花……2016年春,学校破天荒地拿出两个周一的升旗仪式给我的班级,让我们在国旗下的演讲中介绍老牛的治班之策和治班之效,赢得了全校师生的交口称赞,我班也因此被光荣地评为武汉市“先进班集体”。

注:

① 本文用学生的视角和口吻写的。“老牛”是学生对作者的昵称。

②我等送走毕业生后又返回带新的年级、班级,如此循环,故形象地喻为“返回舱”。学生按照由低到高有规律地升级、升学,故后文形象地喻为“轨道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