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70|回复: 0

全局十大创新能手  哈尔滨机务段检测车间检测组工长路新宇

发表于 2020-6-28 19:48: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米8的大个,大嗓门,性格急,做事雷厉风行,对于班组管理,他以身示范,对于班组伙计,他更是铁汉柔肠,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大路”。



“大路”叫路新宇,今年47岁,是哈尔滨机务段检测车间检测组工长。自1989年入路以来,他一直在这个段工作。谈到创新,路新宇认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新就是学会找窍门,提高检测准确度,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检测组的工作包括201车上轴承检测、601走行部轴箱轴承及电机轴承检测等。路新宇深知,这些检测项目都是关键要害,一处疏漏、一丝偏差都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所以他组织班组成员成立技术攻关组,针对作业速度、安全防护、偏差纠错等开展技术攻关,实现了作业速度和检测精度的不断提高。



路新宇组织高级技师邵振兴、技师姜岩共同研究、总结出检测仪器“中医把脉”诊断法,发明了“望、闻、问、切”4个步骤。“望”,是从故障设备外部观察使用情况;“闻”,是对高精密仪器及线路产生的异味进行分析;“问”,是对机车乘务员进行运行过程情况询问;“切”,是在互联网上查询故障部件的工作原理。





路新宇带领攻关小组青工谢贵道,对轴承修复检测再利用进行跟踪调研,查阅大量参数,进行多次试验,形成了进口轴承在参数合理范围内可修测使用的建议。经路局专业认证和验收部门批准,实现了进口轴承的再利用,每年节省成本约11万元。





针对和谐机车顶轮接线过程繁复的问题,路新宇与工友反复研究,采取中间加装橡胶绝缘护套的方式简化了作业流程,提高了安全系数,单次作业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他们在大量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实践,研制出的传感器传送杆,减少了作业者顶轮作业中下地沟更换连线的频次,把顶轮作业更换轮对时间缩短了一半。






在班组管理上,路新宇提倡“有温度的管理”。他坚持“己所不会,勿施于人”。规章、制度、工艺、流程,他首先烂熟于心,并坚持“每月一考,新人必考,新任务必考,新设备必考”的“四考”制度。他还特别强调以身作则,不论顶轮、检测、捡道板,冲在最前面的,准是他这个不知疲倦的“大块头”。





平日里,路新宇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身边的同事。今年,工作了40年的班组老伙计景尔滨即将退休。他举手投足间对铁路的留恋,路新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去年末的一天,他和其他伙计们自掏腰包为老大哥饯行,为景尔滨披红戴花,发光荣证,用兄弟般的温暖,焐热了这位老职工的心,让并肩战斗的老战友泪洒餐桌。



这就是路新宇,凭借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有温度的管理和对待伙计如同亲人般的感情,得到班组及全段职工的交口称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