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26|回复: 1

(国庆特别节目之谍战)制片人:江姐实际上是一名间谍

发表于 2010-9-28 12:36: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电视剧《江姐》在央视一套开播,该剧颠覆了观众对主旋律电视剧的固有印象,谍战戏跌宕起伏,感情戏深沉缠绵,有观众甚至说看到了《潜伏》的影子,丁柳元扮演的“年轻版”江姐更让人眼前一亮。但很多熟悉小说《红岩》的观众,对于剧中缺少蒲志高、双枪老太婆等人物而耿耿于怀。针对观众的疑问,制片人李功达做出解释。

  主演访谈
  新人演江姐狂做功课
  几十年来,江姐这一形象被于蓝、宋春丽等艺术家成功地塑造过,此番《江姐》在央视播出,八一厂的青年演员丁柳元感到压力巨大,“能够扮演江姐,对于哪个女演员来说,都是一种荣耀,但多年来,舞台上、银幕上几代江姐的演绎,已让江姐的形象根深蒂固,这对后来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
  丁柳元始终记得自己接到试戏通知时的心情,“绝对不是‘兴奋’一词就能形容”。不等导演做出最后决定,她就全身心地做起准备。跑书店、去图书馆,搜集一大堆关于江姐、中美合作所、重庆地下党的历史资料,然后埋头苦读,摘抄笔记……整整40天,她完全沉浸在了那个激荡人心的时代中。“我还自编了一张‘江姐年表’,比如1946年,江姐在哪里,当时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什么样。因为我要通过江姐的言行,准确再现她在这些历史事件中的心情和变化。”等到拍摄开始,丁柳元的功课做得更加细致了。比如,那个时代的女性穿着旗袍怎么走路?在重庆潮湿闷热的环境下,女性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她细心地观察着身边的重庆女性,力求回到60多年前的生活中去。
  受酷刑戏非常折磨人
  最令丁柳元难忘的是江姐经受敌人严刑拷打的戏份。上刑时,江姐长时间地被捆绑着吊在半空,按惯例,这样的戏不拍脚部时,演员可以踩着椅子,以减少痛苦,但丁柳元却拒绝了工作人员递来的椅子。一天一夜下来,她被绳索勒得脸都肿了,眼珠凸出,手腕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手指被钉竹签时,她眼看着10根竹签顶在指腹上,顶出一个个深凹的小坑。拍摄烙铁烙脸的戏时,烧红的烙铁离她的脸只有2厘米,“我能清晰地感觉到那种灼热像舌头一样舔着我的脸。 ”而当时的丁柳元发高烧近40℃,身体极度虚弱。“当我说出江姐那句著名的‘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但不能告诉你们’时,声音已经非常微弱了。 ”
  表演获江姐后人认可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丁柳元一直将自己当成“江姐”,甚至上刑的戏,她都没用替身,一吊就是3个多小时。在丁柳元心里,有一个观众她最看重——江姐的孙子彭壮壮。彭壮壮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目前在国内发展,是北京的一名高级白领。看完《江姐》的片花后,他哭了,他激动地说:“丁柳元把我奶奶演活了! ”
  丁柳元说,江姐只有两个后代,一个是她的儿子彭云,现在在美国,另一个是在北京的孙子彭壮壮。“我们的表演得到了他们的高度认可和极大支持,他们主要是向我们提供很多历史资料。至于演员的选择,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他们的认可,但基本上他们是满意的。江姐的后人之前看过样片,现在每天会随着剧集的播出观看,对这部戏非常满意。 ”
  这次丁柳元饰演的江姐不单单是以往那样描绘她的革命工作,更多的是描写江姐的内心世界和鲜为人知的感情生活,饰演江姐丈夫的是内地著名演员胡亚捷。主创人员认为,要还原一个真实鲜活的人物,更要从她的情感方面入手,这样才会形成一个立体式的人物。
  回应质疑
  观众:为啥没有双枪老太婆?回应:她在史实中并不存在
  《江姐》热播,丁柳元塑造的江姐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可,但很多人仍对剧中缺少了蒲志高和双枪老太婆表示质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动?制片人李功达解释说:“电视剧《江姐》是根据解密的史料改编的,而蒲志高和双枪老太婆是小说《红岩》中虚构的角色,史实中并不存在。 ”但删掉了小说中虚构的角色,却又在电视剧中增加了新的角色,而且也是虚构的,这不免有点前后矛盾的嫌疑。对此,李功达的解释是:“特务‘乌贼’也不算完全虚构的,当时有很多特务,不适宜一一描述,我们将很多人的特点和事件融入到一个人身上,比如特务刘和平,他身上就融合了两个特务,一个是刘国定,一个是冉益智。 ”
  另外,观众还在剧中看到了监狱里的小女孩,很多人认为这就应该是小说中的小萝卜头,但剧中却没有明确交代。李功达告诉记者,“其实当时不止有小萝卜头一个孩子,应该有三四个这样的孩子,这个小女孩是这些孩子的一个集合体。 ”
  观众:《江姐》更像谍战剧?回应:江姐的确从事过谍报工作
  很多观众在看过《江姐》之后,都拿这部戏和《潜伏》进行对比,发现《江姐》更像一部谍战剧。事实上,李功达在筹备这部戏时并没想过要做成一部谍战剧,只因江姐实际上从事的是谍战工作,于是就把表现江姐如何从江小妹成长为革命英雄的过程作为重点,其中还融入了江姐的爱情经历、家庭冲突等元素。“但这些内容并不是为了取悦观众迎合市场,而是江姐成长的一部分。细心的观众还可以发现,央视眼下正同步播出关于江姐的纪录片,就是因为电视剧不可能把那么多史料展示充分,幕后还有很多故事,于是央视领导就提出用纪录片的形式进行补充展示。 ”
  另外,相对电影《在烈火中永生》、电视剧《红岩》中塑造的江姐,电视剧《江姐》中的江姐狱中经历较少,有观众认为有些平淡。李功达则认为,这是为了规避所谓的既成英雄形象,“在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英雄的真实经历正是最佳的励志案例。正是剧中对英雄形象的成功解构,才能真正放大英雄在重塑时对人信仰的教化功能。 ”

        来源: 半岛晨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8 17:33:44 | 查看全部
为了新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