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多样化 高科技与传统并行不悖 联邦调查局指出,这些俄罗斯间谍善于使用复杂的高科技手段获取情报。在纽约活动的间谍曾用加密的私人计算器网络与搭档联络,在新泽西和波士顿的“潜伏者”则把情报植入公开的图像传递出去,在西雅图的间谍则把无线电报或数字电码作为联系工具。
俄罗斯间谍经常使用无线网络交换情报,这是“非常聪明”的行为,因为如果联邦调查局探员不在那一刻使用无线网络分析设备,信息传输可能无从追踪,因为没有任何数据经因特网传输。
不过也有评论认为通过这种方式传递信息极易被截获,因此并不是安全的情报传递方式。然而,已经公开的情况表明,俄罗斯这个间谍组织主要获取的内容为美国国内的社会情报,大部分为公开数据,因此对于材料的安全性并不算敏感。无线传输可以在双方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完成,作用距离远。也就是说即便是其中一人被美国反间谍机关怀疑,采用这种方式也不会轻易暴露另外一方的身份。事实上,也并非只有俄罗斯在采取无线数据包的形式传输情报。2006年1月揭发的英国在莫斯科间谍案中,英国情报人员在俄罗斯街头就放置了一个“间谍石头”用以接受和记录线人经过时发来的情报。而英国使馆的情报人员修理损坏的“间谍石头”的录像还被俄罗斯反间谍机关拍了下来,并且公之于众。
并不是每一种特殊用途的无线传输都必须要加密,以色列给特种部队生产的侦查球突击工具就采用了一般民用的2.4GHz频段传输,而传输视频格式没有任何加密或者调频处理,但是在实战中仍然应用得非常好,在很多情?下,迅速的行动和尽快的撤离才是最保险的方式。
曾任职美国务院和CIA特工13年之久,目前为国际间谍博物馆历史学者的史陶特(Mark Stout)说,“新手法并非就是最好的手法。有时高科技比一般手法有效,但有时却很不合适。”
隐形墨水、短波无线电、脉冲发射、数字广播、错位密码,被认为是间谍的五大基本功,而这些老掉牙的间谍手段经久不衰,仍在间谍中使用。此次俄罗斯间谍将有的手段花样翻新,继续使用。
隐形墨水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情报界广泛运用的手段如今依然盛行,只是已“更新换代”。联邦调查局说,曾经窃听到墨菲告诉妻子辛西娅,让她去南美洲期间把一些“看不见”的东西交给某人。据联邦调查局分析,所谓“看不见的东西”,可能是由“电子隐写术”记载的信息。电子隐写术指的是把秘密信息隐藏在看似普通的信息中,如图像或歌曲的数码文件中。只有知情者才懂得如何解密。
联邦调查局探员在3名俄罗斯特工嫌疑人的家中发现“电子隐写术”设备,在墨菲夫妇位于新泽西州霍博肯的家中发现一张写有密码的纸。联邦调查局推断,墨菲夫妇用电子隐写术与俄罗斯情报部门交换信息。
对于重要的情报而言,最保险的办法仍然是手把手的传递。联邦调查局公布的调查细节就指出两名嫌疑人曾经在地铁中借着交错的机会交换了一个同样款式和颜色的包裹,然后各自消失在人群中。这才是间谍最经典而且恒久不变的情报传递方式。美国三角洲特种部队成员的回忆录中就曾经多次提到接受CIA的情报工作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利用上下班时间交换包裹,或者用粉笔在街头作暗号标记出情报的隐藏地点,他们常用的方式是在裤筒中藏一只粉笔,到了地点后直接滑到地面,然后顺脚踩碎。这样几乎不用停留就能做好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