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26|回复: 0

基础工程咋就这么难

发表于 2010-9-28 14:48: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支运动队长期保持高水平,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衔接;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长期保持高水平,也需要雄厚坚实的人才储备。这些被重复了千百遍的话,却在实践中屡屡遇到障碍,以至不时听到体育界疾呼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北京奥运会后,处于短板的田径、游泳等基础项目和三大球大多不见起色,有些队伍还延续着下滑的颓势,令人既不解又不满。

  究其原因,这些项目的教练员和管理者回答非常简单,两个字——没人!

  中国是人口大国,未必就是体育人才的资源大国。拿爱好者众多的足球来说,一个人口数量最多的省份举办全省运动会,足球比赛竟只有4支球队参赛;有足球城美誉的城市招收足球学员,会踢两脚和不会踢的加起来不过40个孩子报名。喜欢看球的多,愿意踢球的少,动口不动脚,长此以往,人才断档是必然的。

  多年前就有专家以日本竞技体育被中国超越为例,认为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必然使得投身竞技训练的人才短缺,没人愿意再去吃苦受累。但是,现今日本体育总体水平并不差,一些项目仍居中国之上,其根基在于体育始终是学校教育中的固有成分,优秀竞技人才就在其中。

  人们习惯于仰望参天大树,却不见得想到树根埋得多深。基础之重要,无人不知,但打基础的事却很难。基础工程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种理念。竞技人才匮乏,没有比体育主管部门更着急的了。于是,寄希望于调整赛制和增设金牌,以推动后备人才的培养。可是,只要短视和急功近利的惯性尚在,只怕还是难以治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