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7-1 08:39:05
|
查看全部
灵活授“技”
从课堂到田间,从线下到线上
一大早,四川凉山州普格县荞窝镇施加村村委会的大喇叭就吆喝起来:县里组织专家要来村里开展技能培训了,有砌砖、厨师、焊工……贫困户阿说木补洛夫妻俩早早收拾好,抱着家里最小的娃娃来学技能。“我们今天主要来学习砌砖技术,等疫情过去了,就能出去打工赚钱了。”阿说木补洛说。
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脱贫之路倍添险阻。人员不能大规模聚集,很多原本规划好的培训无法照常举行;以村为单位、分产业组班培训,很难达到最低人数要求,联村开班,由于居住分散,组织困难。
办法总比困难多。线下培训难开展,就转到线上。应对疫情,人社部密集下发文件,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和“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免费开放“中国职业培训在线”等部属6个培训平台,还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和挂牌督战贫困地区设立了线上培训专区专栏,免费开放的时间由原来的6月底延长到今年8月底。
四川凉山州人社局负责人表示,定制化的“凉山州技能提升平台”,针对性强、跟进服务到位,已经成为当地职业培训的重要抓手。
一些未摘帽地区组织培训力量下乡到村,把技能培训的“大篷车”一直开到群众家门口。
普格县是四川7个未摘帽县之一,今年4月,疫情形势缓解,县人社局充分利用青壮年劳动力仍集中在家的有利条件,改变以往集中培训模式,组织技能扶贫工作队直接下沉到村,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器材搬进村、课堂开到家门口,7天培训期,专家根据每个人的需求和家庭情况开展针对性培训,学员们既能兼顾家里,又能学技能。”普格县就业局局长舒畅说。截至目前,普格县技能扶贫工作队已陆续深入9个乡镇,培训了1420人。
随着复工复产全面提速,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开始在企业、合作社、扶贫车间等地上班。近日,人社部印发实施《农民工稳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强调要以企业为主,组织开展在岗和待岗农民工以工代训,实现以训稳岗。未摘帽地区积极响应,开展以工代训,让贫困群众既能学技能,又不耽误挣钱。
南疆四地州依托纺织服装企业和鞋业、玩具、电子装配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较为聚集的优势,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订单、定岗和定向就业技能培训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岗前培训,培训补贴直补企业。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利用扶贫车间开展以工代训,提升贫困劳动力技能脱贫的本领。
在云南泸水市今年第一期易地搬迁安置点定向定点棒球手工编织培训班,60名安置点群众正在飞针走线认真学习缝制棒球,说笑间,有的包裹固定,有的穿针缝制,一派繁忙的景象。“棒球缝制工艺简单,三个月后,按每小时生产5粒棒球算,一名贫困户一天就可收入125元。”授课老师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