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2|回复: 0

小康,藏在每个人的梦想和生活里

发表于 2020-7-2 13:10: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张世光

  在黑龙江伊春林区退休职工刘养顺的家里,当我们问他自己开办的农家乐火起来之后,收入比过去翻了几番时,刘大叔干脆地回答——十多番吧。说完,他仰头大笑起来。
  这情景,让我一下子想起网上流行的一句话——“你有什么可豪横的?”
  此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我们走进了田间、车间,来到了校园、医院……一路都在不同的人群中寻找答案。
  豪横,在这里不是横行霸道,而是面对困难时的不退缩。2014年,黑龙江林区停止全面商业采伐,“一木独大”的伊春市必须把发展从大干快“砍”挪移到封山育林上;国家级贫困县延寿,因为交通不便导致各种农产品外销困难,守着黑土地这个“金饭碗”当地人想尽办法改变现状——在采访的路上,我们听到了太多的不容易,也见到了更多的不服输。
  “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一种生活状态,这状态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每一天的柴米油盐,每一点的人间烟火都跟此有关。
  小康生活是每一个曾经徘徊在温饱边缘的人踏踏实实奋斗出来的。他们没有不差钱的,但都是不差事的;他们没有一帆风顺的,但都是一往无前的。有政策、有支持,他们更有一颗好强的心,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让政策落地,让支持见效,让所有被动的输血都变成主动的造血。
  于是,我们看到,农村努力培养自己的网红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林区的烂树根经过巧手打磨变为了数以万元计算的工艺品,粮油木煤不再只作为原料外输而是提高了附加值之后才走出龙江大地。
  在这些转变中,可以更加读懂——豪横,不是有蛮力就行的任意而为,而是不断深化认识,探寻规律,永不停息地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某种角度上说,小康的路上,没有可以直接复制粘贴的现成套路可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样的指导思想既可以用来发展林下经济,也可以用于壮大旅游产业。就算是在同一片森林下的旅游业也会因为竞争的激烈而不能照搬照抄——因为,一旦互相抄袭,留给彼此的路就会逐渐变窄,甚至两败俱伤。
  值得傲娇的是,小康路上,我们看到因绿水青山而发展的事业中,康养、农家乐、亲子游等特色各异。按照时代的发展、市场的需求、地域的特征、个体的潜能,每一个人的小康生活都在不僵化、不照搬、不拆台中,殊途同归于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小康路上要的不是一枝独秀而是百花齐放。不是一家独大式的勇往直前,而是不落一人般地乘风破浪。
  哈尔滨市尚志市元宝村,著名作家周立波的著作《暴风骤雨》中描写的“光腚屯”说的就是这里。70多岁的老书记张宝金几十年来带领大家精做农业之后又壮大工业,发展旅游业,为的就是让具有不同特长的村民都过上好日子。
  2015年清华毕业的年轻乡党委书记朱松岩和同事们一起为乡亲们建设好了室内厕所,打通了民宿经济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号召党员村干部先行先试,开展公司化运营民宿,让先进的理念用看得见的成效得到全体村民的认可和执行。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正是这些铺路人、领路人、先行者,让老乡们看到希望,收获信心,让他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攀升,让奔向小康的豪横步伐越来越坚定、整齐。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这个目标的提出与实现,何尝不是一种豪横?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