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热火朝天的“五大战役”建设,离不开广大职工的参与和奉献。为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放心地在泉州就业、创业,各级工会组织叫响“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的口号,做实扶贫帮困工作,在职工遭受侵害、遇病痛和意外时,提供各方面关爱和扶助,为我市实施“两个加快”,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营造了和谐环境。
劳动权益受侵害
多部门协助维权
一旦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争议,能够低成本、快捷地维权是员工的最大期待。市总工会与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8月19日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让员工们的这一维权愿景成为现实。
根据《意见》规定,在员工遇到劳动争议案件时,将“快立、快审、快执、优先支付”,享受“绿色通道”。时隔没几天,历时1年多、维权过程跌宕起伏的韩企女工就感受到“绿色通道”的实用。
2008年6月份起,在惠安壹智鞋业公司打工的肖艳等4名女工被确诊得了“职业性慢性轻度正己烷中毒”的职业病。刚开始,接受治疗的4名女工每月得到企业发放的800元/人的生活费。2009年8月起,企业开始停发生活费。女工们找到市总工会寻求帮助。市总工会分管维权工作的张惠评副主席带领相关人员,三次赶赴壹智公司所在的洛阳镇,协调、督促企业落实有关承诺、履行法律义务。但壹智公司依然对中毒女工不闻不问。
泉州市、惠安县两级总工会于是指派顾问团律师依法向惠安县劳动争议仲裁庭提起仲裁。今年5月份,仲裁庭裁决:企业需支付停工治疗期间的薪酬每月2000元,支付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交通费等费用。按此裁决,每位女工可得到3万多元。但壹智企业不服,提出上诉,法院定于7月5日开庭审理。
开庭前夕,又出意外。壹智公司法人代表、副总、厂长等韩国籍相关人员下落不明,工厂运作陷入瘫痪。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和惠安县、洛阳镇两级党委政府迅速介入,发现该公司拖欠工人工资、材料商贷款等债务累计2400万元左右,公司账户上仅有十几万元现金。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即使将壹智企业有限的财产拍卖掉,中毒女工们的索赔款也不在优先支付范围内。此时,《意见》成为破解困局的关键。根据“快立、快审、快执、优先支付”的原则,在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关注下,惠安县法院已执行完毕,肖艳等中毒女工得到了2万元—3万元不等的工伤赔偿金。“让员工怀着希望而来,却带着失望离去,这是我们最不忍心的事,也是不应该发生的。”市总工会张副主席认为,在法院、总工会等部门的重视下,职工维权通道更加畅通,其合法权益无疑能够得到进一步维护。
遭逢意外就学难
“百万真情”来关爱
“一路有你,无惧风雨”。得益于市总工会牵头开展的“百万真情关爱新泉州人”活动,累计有2674名遭遇意外的员工或家属得到一些物质和精神上的安慰。没有“闲钱”买保险的普通员工体会到保险的好处。
8月7日下午,晋江市内坑镇一临时搭盖的房内光线昏暗,除了快堆到天花板的大量竹制品外,记者看不到任何有价值的家用品。刚从外地工地赶回来的仙游人卓父和卓母满脸汗水,衣着陈旧。“女儿(卓某)去年初参加‘百万真情关爱新泉州人’活动,获赠一份意外保险,去年底因感情纠纷被对方杀害……”卓父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介绍着情况。在他旁边,接过保险公司4万元赔付金的卓母失声痛哭。“发生这样的意外,我们也感到难过。请你们保重身体,这是工会的一点慰问……”工会干部如亲人般的关切话语,让外表坚强的卓父也忍不住老泪纵横。
这天,市总工会领导还与石狮总工会干部一块,为另外一位意外身亡的保险人家属送去4万元赔付款。
2005年开展至今的“百万真情关爱新泉州人”活动已吸引120万人次参与,仅2010年参加人数就达28.9万人。累计有2674名新泉州人获赔保险金额共计508.8万元。2008年起,该活动被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除赠送人身保险,该活动还为贫困的新泉州人子弟提供助学基金,先后受惠的学生达479人,助学款计125万元,建立“金秋书库”的外来工子弟学校计20所。
再大困难也能过
员工有“工会娘家”
对职工队伍中的弱势群体而言,任何的病痛都可能是一个难过的坎儿。通过开展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实施困难救助等举措,我市工会组织在员工扶贫帮困道路上走得更远,给予了员工无处不在的关爱和温暖。
家住丰泽区泉秀街道的翁先生于去年被查出患食管胸上段鳞癌,在省肿瘤医院多次就医化疗。虽已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但高达十几万元的医疗费用,对这个普通职工家庭而言还是沉重的负担。就在此时,市总工会给他送来了企业封顶补助上限金额3万元。“职工医疗互助帮我们职工家庭解了燃眉之急。”翁先生的家人感动地说。
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始于2006年10月。市总工会按照“积极努力,量力而行,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工作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组织开展职工医疗互助活动, 使这一活动成为工会扶贫帮困工作的一个亮点和品牌,也构成对社会保障工作的一项有益补充,被纳入年度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五大战役”民生工程。截至2010年8月,全市已有150多万人次参加,有2万多人共获得3000多万元的补助。
帮扶工作没有止境。今年以来,员工又得到市总工会的两项新实惠。一是泉州工会维权信息网正在创建,今后维权可通过上网进行;二是变过去逢年过节集中救助的做法为经常性全方位帮扶,员工有困难,随时可向工会求助。今年以来,全市已有722名职工到职工帮扶中心求助,获得临时救助67.53万元。让更多的职工在“家门口”就能及时得到工会组织的帮助,构建乡镇、村(居)和工业园区一级的职工帮扶机构,是市总工会下一步努力的目标。
(本文来源:泉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