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膜对于经常潜水的动物就成了“潜水镜”,比如鳄鱼、海狸、海狮,都是靠瞬膜在水下轻松睁眼,以免水流干扰它们在水中观察猎物的视线。

鳄鱼的霸气瞬膜
任何对眼球的刺激都会引起瞬膜条件反射性地闭合,反应及时还带清洁、滋润效果,堪称眼睛的完美贴身保镖+护理师。
上面这些动物的瞬膜都很典型且灵敏,但如果你仔细观察身边的动物,就会发现猫也有瞬膜,只不过你很少注意到。这是因为它们的瞬膜缺少肌纤维的控制,不太经常活动。

猫主子表示很舒服,并翻了个“白眼”
如果你在它们睡觉的时候轻轻拉开它们的眼皮,或者轻压眼球,就能刺激瞬膜出现。不过还是不建议大家去刺激它们的眼球。
我们的瞬膜是不是也像猫那样隐藏起来了呢?
实际上,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瞬膜都已经退化,包括灵长类,基本都见不到典型的瞬膜,除了狐猴和懒猴。
属于灵长类的人类在这一点上也并不特别,我们退化的瞬膜如今演变成了眼内角(内眦)一小道不起眼的月牙状褶皱,名叫半月皱襞,紧挨着红色疙瘩状的泪阜,没错,就是经常出眼屎的那角。

人的瞬膜退化成了眼内角的半月皱襞
无论你怎么眨眼,这道褶皱都已经不可能拉出一张膜。
在极罕见的病例中,也有人的瞬膜没有完全退化,明显覆盖住部分眼球,这也是瞬膜曾与我们祖先相伴的证据。

像半月皱襞这种,在生物演化过程中渐渐退化,失去原有功能,仍保留至今的器官就叫做“痕迹器官”(vestigial organ)。
我们最熟悉的痕迹器官要数智齿和阑尾了。它们都是我们的祖先曾一度依赖素食的证明——宽大的智齿可以帮助磨碎植物纤维,而阑尾储藏着能够消化纤维的菌群。

于牙槽最内侧的智齿总容易长歪

细长的阑尾又叫做“蚓突”
现代人的主食已经变得越来越精细,这两种结构的功能也发生退化,不仅帮不上忙,还时常帮倒忙——经历过智齿疼和阑尾炎的人不在少数。不过,近年有研究发现,阑尾仍储存着有益菌群,属于身体免疫大军的一份子。
下面再介绍几个可能出现在你自己或周围人身上的演化痕迹。
不借助双手,你能让耳朵自己动起来吗?

大耳朵图图的“动耳神功”
全世界有10%~20%的人天生拥有“动耳神功”,这其实是祖先留给他们的小礼物——动耳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