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河北工人报
        “人才可以引进,职工队伍绝对引不来”。邢台市宁晋县有六大特色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30多家,八成以上的从业人员来自农民。如何打造一支符合新时期要求的产业工人队伍,宁晋县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有了一套“秘诀”。近日,该县县委、县政府印发《宁晋县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工作方案》,深入推进该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引领农民工忠于职业不挣“快钱”
无职业恒心难有专注常心。宁晋县的劳模先进和普通人的故事,成为一个个引导农民工树立职业愿景的好素材。
“80后”吴晓龙和他的同学小赵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不同的职场人生。2007年10月,吴晓龙从农村来到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入职,而他的同学小赵则外出打工。吴晓龙在企业师傅、同事和单位劳模的带领和影响下,从最初的迷恋游戏、贪玩,逐渐清楚认识到了农民工的职业方向和未来,明白了奋斗的人生才是最现实的成功和快乐。他通过学习进修和公司的岗位资格考试、竞聘,从操作工、主操作一直干到现在的生产部主管。他的同学小赵换了不少工作,仍在外面“漂着”,看似自由、随意,但是收入、事业和家庭稳定大不如吴晓龙。
记者在晶澳公司车间看到,自动装卸的小车往返来回,取代了运送岗位;原来工作单调的人工数片,已经被自动化机器取代。公司综合部部长、工会主席齐慧说:“员工不可能全部外来,还得自己培养。晶澳作为上市公司,全球范围内拥有13家生产基地,我们鼓励优秀员工申请调岗或者出国工作,消除了农民工成长的‘职业天花板’。”
“农民工需要政治引领和职业引领,千万不要低估劳动模范宣传的社会价值。”宁晋县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及存锁这样说。多年来,在宁晋县总工会的推动下,当地通过报纸、电台及新媒体,多途径、多方式宣传先进模范人物,形成了有利于产业工人成长的舆论环境。
坚守履行社会责任的经营理念,忠于自己的产业和专业领域,不为“快钱”“热钱”所动。晶澳公司面对“双反危机”“5·31新政”等经营冲击时,不解雇员工转嫁危机,一直坚守主业和专业;宁纺集团董事长苏瑞广,身家过亿,他的子女均没有在企业任职,确保了公平的就业环境。并且,当地企业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钉钉公告栏等,广泛宣传先进人物事迹,形成了引导职工坚守职业初心的“小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