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高速铁路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将于7月1日起施行。国家铁路局有关负责人29日表示,随着我国高铁路网的快速扩张、运输规模的持续扩大,高铁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和复杂。《办法》从多方面致力于强化高铁安全防护措施,建立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的高铁安全保障体系。
众所周知,安全是交通工具赖以生存的根本。波音客机的失事导致这个在全球市场备受宠爱的客机瞬间人人避而远之,苦心经营多年积累起的口碑也土崩瓦解,总经理的诚恳道歉与乘客性命相比显得苍白无力。是的,无论哪种交通工具,没有保障乘客的安全,舒适和快捷都将无从谈起。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铁路运输企业不断查摆自己安全问题,提高安全意识,制定高要求、严标准的安全措施,才能让旅客坐上更加放心的高铁。
高铁发展,安全先行。对于高铁的安全防护管理,关键在“防”。相比较普速铁路,高铁建设标准高、运行速度快、正点率高,相应的对于外部安全环境要求更为苛刻。万无一失,一失万无,这是铁路以及所有公共交通工具面临最大的难题,百分百的安全才是安全,只有严防死守,严阵以待才能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差错。《高铁安全防护管理办法》中把民生安全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是“防”的对象,“防”的最终目的。《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明确由国家铁路局会同公安部规定禁止或限制携带的物品名录;由铁路运输企业在高铁车站、列车车厢等场所公布,以广播、视频等形式加强宣传,并依法对进站人员、物品进行安全检查。它以法律的形式为工作人员工作开展提供依据,为旅客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办法》中保障民生的条款还有很多,笔者相信我们的高铁服务会越来越好,安全性能也越来越高。
高铁发展,保障安全需要联动多方力量。《高速铁路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在完善高速铁路安全防护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推动联防联控方面上进行积极创新。它着力推动建设四个体系,从“防”上下足功夫。一是建设政府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实施主动防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高铁安全责任体系;二是建设协调配合、齐抓共管、联防联控的高铁沿线安全环境综合治理体系;三是建设技防、物防、人防三位一体的高铁安全保障体系;四是建设预防为主、依法管理、综合治理的高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从四个体系建设中,不难发现联合多方力量是盘活高铁外部环境整治的一个重要举措。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更何况高铁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桥隧比例占到70%-80%,建设在人烟罕至地方外部情况更复杂,这就需要铁路协调各方力量,规范高铁外部环境整治标准,增强高铁安全防护工作主动权。
进入新时代,高铁是城市的标配,安全是复兴号的标配。保障高速铁路安全,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高速铁路在我国兴起并迅猛发展,短短几年时间我国的高铁总里程就跃居全球第一,诚然和我国高铁兴建速度、广袤的国土面积分不开。但更重要的高铁发展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给高速铁路发展提供一块很好的平台。现如今城市发展离不开高铁的带动作用,他们之间形成1小时或者2小时“朋友圈”,经济、文化等方面形成互补,笔者坚信八纵八横建成后,完善的路网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的“复兴号”飞驰在神州大地,光彩动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