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47|回复: 0

建设健康社区 做好疫情防控

发表于 2020-7-6 21:32: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历经艰苦奋战,北京已连续7天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保持个位数。疫情可防可控可预期的成功实现,证明了防控措施的精准有效,也离不开全城动员、全民动员,其中,处于疫情联防联控第一线的广大社区,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图为,丰台区全面铺开消杀专员制度,上万消杀专员上岗。图为昨天岳各庄市场开展消杀大演练。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本轮疫情中,北京之所以能够把防疫强度控制在有限范围内,始终确保整个北京的有序运行,就在于“快速处置”“精准管控”。以街道、乡镇为“小管控单元”,以社区(村)为基本抓手,精准划分出不同级别的风险区,并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对风险区划分及具体防控措施进行动态调整。“战时”警报拉响后,全市7120个社区(村)、近10万名社区(村)工作者和数十万名志愿者火速投入抗疫战场。从开展“敲门行动”地毯式摸排与新发地有关人员,到高风险社区(村)统一全封闭管控、人员居家观察,再到全市所有小区恢复卡口设置,全面进行消杀,一个个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有效阻断了病毒传播链条,保障了市民正常生产生活,为战疫大局持续趋稳向好奠定了基础。

  曙光就在前方,但还未到欢庆胜利的时候,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严之又严加强防控,特别是要进一步巩固社区防控这道身边的战线。战疫期间,一线工作极其辛苦,但同时也暴露出广大社区在防控体系、公共卫生建设以及业务水平等方面的诸多不足。近期,防控专家指导团队下沉至重点区域和重要点位巡查“问诊”,更是发现了基层防控中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难点盲点,如城乡结合部人口倒挂村、平房区、筒子楼等成为防控薄弱区域,大量社区存在过度消杀和无效消杀现象,多数居民尚未具备识病防病的科学知识,集中观察点垃圾清运不及时,等等。当前,首都疫情传播风险依然客观存在,社区防控也依然是重中之重,查清搞透短板漏洞,压实责任整改到位,防控工作才能继续跑在疫情的前面。同时,以更大视角看,社区是居民健康和城市安全的“守门人”,不断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通过积极推进健康社区建设,实现医防融合、防患未然,其实是更为长期也更为艰巨的任务。

  建设健康社区,做好疫情防控,一方面要慎终如始、狠抠细节,继续执行进门测温、查证、验码、登记,公共部位、重点区域日常清洁消毒等基本措施,特别要加强对居家隔离等重点人员的严格管理,耐心细心做好各项生活服务,让在观人员能够舒心安心“足不出户”。另一方面要将战疫期间的好经验好做法延续下去,下大力气深化健康社区建设。如优化提升物业管理,围绕公共环境消杀等内容,对物业工作人员等开展针对性培训;实施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进一步提高垃圾清运能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落地见效;会同疾控部门、家庭医生等专业力量,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宣教,引导健康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的养成,等等。补齐弱项、改善策略,高效“治已病”更积极“治未病”,基层社区才能更好为居民健康和城市安全护航。

  社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建设健康社区,做好疫情防控,离不开人人参与。战疫至今,正是广大市民以自己的自觉行动,筑牢了防控网、防火墙,充分体现出首都市民的风范。要取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大家一定要继续保持“战时”习惯,坚持做好个人防护,服从社区防控管理规定,如有症状早报告、早就医。同时,通过志愿活动、党员报到等方式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和健康社区建设中来,营造卫生健康的居住环境,守卫我们共同的家园。

  战疫定有胜时,治理永不止步。抓实社区治理、筑牢全民防线,我们的社区一定更加卫生健康,我们的城市一定更加和谐宜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