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7-9 19:03:50
|
查看全部
发力“新基建” 共建“智慧江苏”
流淌千年的京杭大运河,在江苏的大地上,孕育出一座座生机蓬勃的城市。直至今天,大运河江苏段仍是黄金水道,年运输量超过10条铁路。
运河沿线的城市所形成的经济文化基础在今天依然发挥着作用,到了现在江苏依旧秉承着千百年延续的各地分工合作模式,形成了江苏省十三市各具特色而步调统一的发展模式。这造就了一个经济蓬勃发展的江苏省,是全国唯一一个所有地级市都位列百强的省份。
但是,千百年过去,人类对科技的掌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通信技术使人类的脚步能行得更远、声音能传得更广。如今,数据也被归入了“生产要素”的行列,成为了流通要素之一,扮演着滋润商业世界的“水”的角色。“联接+计算”也因此成为了新一代的“运河”。如今的“新基建”战略,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造好运河”“用好运河”。
这对江苏来说也是一次新的机遇。
其实江苏最早的便民政务新基建“智慧江苏”,早在2011年就已经问世了;而在工业领域,江苏更是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新基建规划,这几年都在推动“一市一平台、一行业一平台”的落地,编制属于江苏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各地方的新基建也如火如荼。比如江苏省会南京就率先提出了“四新”行动计划,也就是建设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等4个“新”,涉及总投资5454亿元的346个新基建及关联产业项目,希望将新产业建设成南京新的城市支柱。
在省市两级的努力下,截至目前,江苏省已经成功打造了90家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和2940家星级上云企业,成为了中国新经济的前沿阵地。
在苏州,由于分段管理、市民环保意识不高等原因,老城区母亲河平江河的综合治理一直是一个难题。但在引入了华为云之后,平江河沿岸加装了智能识别装置,能快速定位污染河段和处罚对象,让平江河的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无锡市则将华为的技术能力应用在了交通市政领域,与华为建设了全球首个车联网(LTE-V2X)城市级示范应用项目。2019年,无锡车联网先导区大范围改造了240个路口的路侧管控及通信设施,“人-车-路-云”系统协同平台应用了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覆盖了无锡主城区及太湖新城近170平方公里区域,令交通流通更顺畅,人车更安全。
制造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是江苏的命脉行业,这里集中了占全国1/8、全球3%的制造业产值,在此基础上的工业互联网建设,不仅是顺应了时代潮流,也继承发扬了江苏本身的优势,其中就不少见深耕工业互联网的华为的身影。
比如,华为南京沃土工场项目,就围绕工业互联网等方向,帮助当地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应用,每年扶持不少于100家企业,5年共计扶持不少于500家企业,致力于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产业创新中心与生态服务平台,将华为的能力和资源输出给当地企业。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说,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的驱动力,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一个制高点。南京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正在大力的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江苏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华为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建设,推动本土企业和关联企业全部融入到华为的生态链当中,在进而有为中走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前列,为构建新的产业体系和新的经济体系做出南京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