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30|回复: 0

相聚“云端”话创新 交流互鉴“不打烊”

发表于 2020-7-10 15:54: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盛夏七月,万物繁盛。
  7月6日上午,省装备制造和冶金工会以“云”为媒、以网为桥,举办了线上“劳模创新工作室”交流互鉴活动。20多位技术大咖和几十名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大学教授、企业工会负责人、省市对口产业工会负责人,展开了一场“云端对话”,共话创新,同谋发展。省总工会副主席潘振华出席活动并讲话。
  “我们的创新设备由智能制造实训台、机器人、等离子切割等智能设备组成,在生产过程中攻关、创新,解决企业急难险重任务……”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中车唐山公司铝合金厂高级技师、张雪松劳模工作室带头人张雪松第一个发言。
  互鉴活动以“新机遇,劳模创新工作室再出发”为主题,主会场设在省总工会,各创新工作室设17个分会场。他们中既有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工作室、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还有部分市总工会推荐的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
  “冀工匠心创客空间围绕企业难点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企业联合创新工作。”
  “河钢唐钢岗位创新联盟运用‘互联网+岗位创新’模式,形成了协同创新、合力攻关的新效应。”
  “云视频,支持超大规模并发会议,实现云网合一。”
  ……
  活动中,PPT、视频、现场“云”观摩等形式不断在“云端”互换,各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围绕创新、联盟、互联网技术、数字化工作室等展开了交流讨论。
  在点评中,华北理工大学教授张瑞成表示,要想更好地实现创新,人才是第一位。希望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及高等学校等各方优势,特别是发挥高校在人才、理论、方法上的优势,组成联合创新群体,着力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省总工会有关人员认为,从各创新工作室的运行模式及成效可以看出,目前创新工作已经从个体向群体、向联盟变迁,共同攻关、万众创新在河北形成了良好的实践。希望各单位继续厚植创新土壤,培育创新之树,打造创新之林。
  河北长安汽车陈阿静创新工作室16名成员累计创效1500多万元;中信重工开诚智能创新工作室,每月研发一款创新产品;保变电气戚红创新工作室从见怪不怪开始创新,搭建“草根”创新平台……活动中,各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自己利用互联网技术,发挥好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作用,讲好创新创效、成长成才,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同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故事。
  采访中,潘振华表示,交流互鉴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为全省劳模创新工作室搭建互通有无的平台、展示联合的平台、职工思想引领的平台。他说,当前社会分工日益精细,但各行业各领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交流促进大家彼此了解,相互借鉴,加强沟通,协同创新,凝聚推动河北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全省各级工会不断强化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为职工建功立业和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搭建舞台,着力打造职工创造创新的“梦工厂”,激发了职工创新创效热情,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省装备制造和冶金工会兼职副主席、河钢唐钢首席操作专家、郑久强劳模工作室带头人郑久强主持活动。“用这种线上方式进行同步‘云’对话,虽然物理距离相隔百里、千里,但彼此没有距离,真正达到了边思考,边学习;边借鉴,边对比,真正能够达到学用相长学以致用的目的。”参会创新工作室成员纷纷表示,“接下来,将不断加强工作室联盟探索实践,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开放的合作,始终保持工作室创新团队的旺盛创新动力,共同为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河北产业工人队伍贡献力量。”
  据悉,从即日起,在开展交流互鉴活动的同时,河北省装备制造和冶金工会将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在线”作品征集活动,制作发布一批能够集中展示工作室新变化、新成果、新业绩,展示职工掌握新技能、岗位立新功的身边典型,讲好“创新故事”。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