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36
人民群众的游行,把开国大典推向高潮。获得自由的人民,终于翻身得解放扬眉吐气了。当家做主,是历朝历代广大劳动人民的心愿。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社会,广大劳动人民的这一心愿才可以变成现实。
天安门广场,已有很长的历史。然而天安门广场从未拥有过如此众多的人们,从未拥有如此热烈的情感。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首次显得无比欢乐异常拥挤。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迎来了空前光明灿烂的新社会。这个新社会,带给了劳动人民无穷的幸福。
阅兵结束已近黄昏,群众游行开始了。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走在群众队伍的最前面。人们沿路高呼口号,所到之处一片掌声雷动。
工人阶级为开国大典现场展示的宏伟场景而振奋,为自己有生之年能够参加这样的一个空前盛会兴奋不已。他们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喊出心中无尽的爱国感情和美好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
游行队伍浩浩荡荡,欢天喜地的声浪冲上天安门城楼,毛泽东主席也激动了,他频频地挥动手臂,回应人民的欢呼。人民欢呼一声“毛主席万岁”,他就回复一声“人民万岁”。人民爱毛泽东主席,毛泽东主席也爱人民。人民和领袖,水乳交融不可分开。正是因为人民无比敬仰毛泽东主席,致使农民游行队伍里发生了出人意料的一点问题。赵志强一家人看着那种场景,顿时不觉哑然失笑,想笑,却又觉得不太合适。
群众游行的场面庄严热烈,但却有人光着脚板走进了天安门广场,接受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出现这种事情是有原因的。原来开国大典那日清晨五点,天还未亮,南苑区农民们,怀着对共产党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提前两个小时整队出发。到达指定地点时,别的单位都还没有来,这样,他们就排为农民队伍第一。南苑区的农民队伍缓缓走过天安门,大家连续不停地振臂高呼“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欢呼声此起彼伏连续不断。人们在欢呼时,都把目光投向天安门城楼,都想很清楚地看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大多数农民都是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主席,还是负责指挥游行队伍的干部告诉他们的。回想翻身得解放,分得土地,许多农民眼望天安门,留下了激动的泪水。队伍经过天安门时,大家都想多看两眼。有人干脆停在天安门广场,任凭后面如何喊,领导们怎么叫,依然止步不前。就在这拥挤中,有人的鞋子被踩掉了,想要弯腰捡又弯不下身子,然而工作人员又催着快走,他们看见前面队伍已经走了很远,只好赶紧光着脚板迈开大步子跑去追赶队伍。不知毛泽东主席是否看见有人光着脚板走进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如果看见那么一定心疼。
农民队伍已经离开天安门很远,长安街上的西三座门都过了。大家仍然不时回头张望,希望能够再看一眼人民领袖毛泽东主席。
农民们的一片赤诚之心,让赵志强全家人看着很感动。
参加开国大典的三十万人里,有一支学生队伍。游行开始,学生们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意气风发地走过天安门广场。
大家一步一回头,眼光不愿离开天安门城楼。这种渴慕劲头,他们一直坚持走到位于长安街石碑胡同附近的西三座门才慢慢地罢休。
大学生们非常幸运地享受了特别待遇,获准参加当天夜间的游灯晚会。因此,大学生的游行队伍走到西三座门后,又兴致勃勃地折回到广场松树林,等待夜幕降临。夜幕终于降临的时候,提灯游行也开始了。
广场上面,数万名大学生每人手提一个红纸灯笼走向天安门。高低错落,远望宛如一条五彩缤纷的巨大火龙在不停地游动着。
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们,新中国的未来建设者,边走边踩着歌曲的拍子,舞着手中的红灯。大家唱着跳着,一直持续到深夜里面。
赵志强张向荣夫妇及女儿赵清萍喜笑颜开,几乎参加了开国大典的整天活动,回到家里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夜里躺在床上,赵志强还不停地想着白天自己亲眼所见的开国大典盛况空前的那种热烈场景,尤其清楚地记得天安门城楼上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民同乐时的表情:毛泽东的伟岸凝重、周恩来的细致潇洒、朱德的忠厚淳朴、刘少奇的志在必得、张澜的博学多识、李济深的精明强干、宋庆龄的端庄雅洁、高岗的患得患失、陈云的机智沉着、彭真的兴高采烈、刘伯承的谦虚谨慎、贺龙的豪气冲天、陈毅的文武兼备、罗荣桓的坚韧不拔、林伯渠的老成持重、董必武的和蔼可亲、吴玉章的开通明达、王明的自命不凡、张闻天的儒雅深思、李立三的刚强固执、邓小平的相时而动……这些人中,有的还是赵志强的老上级。
赵志强很欣赏陈毅司令员用那大嗓门四川口音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无限感慨:“能够亲历开国大典这种空前盛况,我们此生可算没有虚度啊!”
陈毅司令员既有大将风度,又有诗人气质,出口成章,总是那么有水平。这次在天安门城楼上,他可是说出了赵志强的心里话。
中央人民政府其余的新任成员彭德怀、林彪、康生、饶漱石、徐向前、叶剑英等人由于必须指挥作战或者在外地疗养,所以没有参加北京天安门开国大典。
延安时期就是中共中央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同志因为身患重病在北京家中休息,未能登上天安门城楼和战友们共同欢庆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