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3|回复: 0

认清不良模仿的危害,为孩子筑好“警戒线”

发表于 2020-7-13 18:36: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深圳新闻网

深网评论员 梁煖

暑期将至,学生们将有更多时间待在家里,接触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同时观看电视剧网剧、短视频的时间也会增加。最近网剧《隐秘的角落》大火,主要情节涉及一宗谋杀案,其中三个孩子的表演让人惊艳,也不禁让人担心,影视剧中孩子对于角色的演绎,是否会导致现实生活中一些孩子轻易模仿。互联网时代,万物皆媒,处于低龄阶段的孩子思辨力尚浅,家长除了对孩子观看时长的控制,也要留个心眼,对于孩子可能接触到的影视内容,需要承担好“把关人”的角色。

影视作品不仅是创造利润的商品,更是传递价值观的文化载体,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成长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影视作品的不良影响。一些流行影视剧中的脏话与不良行为,极有可能被青少年照搬模仿。

孩子天性好奇,盲目模仿的危害不可谓不大:曾有孩子模仿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剧情做“绑架烤羊”游戏,将玩伴绑在一棵树上,用随身携带的打火机点燃树下竹叶,导致玩伴被严重烧伤;也有孩子模仿短视频用易拉罐制作爆米花,点燃高浓度酒精引起爆炸着火,其中一个孩子全身烧伤面积达96%。这些案例从侧面说明了在大众传播环境中,孩子们的行为认知受到的影响有多大。

在传播学领域中,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拟态环境。他指出,信息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戏剧化的世界与现实世界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互联网内容泥沙俱下,学校、家长、社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孩子的引导,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才能未雨绸缪,避免悲剧的发生。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应尽到相应的监护责任,及时纠偏,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布好第一道防线。

同时,作为影视制作发行方,应当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提供面向青少年群体的影视作品时,更应该主动严格审查、过滤未成年人不宜的情节和画面,尽到提示风险、警戒模仿的义务。否则,就有可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