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7-14 20:58:50
|
查看全部
为下半年中国好书“划重点”
7月10日的云展销大会线上学术研讨会上,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多家国内知名出版社负责人以线上的方式,向数十所海外高校图书馆及图书出版机构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出版的重要成果,并为2020年下半年的重点出版物划下了重点。
“今年下半年,人文社将推出莫言荣获诺奖之后的第一部作品集《晚熟的人》。还将推出一系列重磅的长篇小说,如冯骥才的《艺术家们》、迟子健的《烟火漫卷》、刘心武的《邮轮碎片》、徐贵祥的《英雄山》、严歌苓的《666号》、王安忆的《一把刀,千个字》,还有张炜的历史文化散文《斑斓志》等一大批好书。”臧永清还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人文社电子书和有声书销售增长迅速,与去年同期相比,电子书销售增长超过20%。这说明在疫情期间,广大读者对数字阅读的兴趣非常高。国外很多出版商也积极向数字阅读领域转型,整个出版业数字出版呈现出上升的态势。
“截至上个月,我们一共出版了‘海外中文古籍总目’系列图书9种,涵盖14家北美、欧洲和大洋洲的藏书机构。此外,已经签约或已列入出版计划的海外古籍编目项目还有12个,将会在未来几年逐步完成。”中华书局执行董事徐俊历数了几十年来中华书局与海外文献收藏机构的合作成果,他还介绍,原定三月出版的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古籍目录未能如期出版,现在书稿的编辑工作已经全部完成,预计在本月底或下月初就可以面世。
“我们期待有更多更好的文献出版精品通过我们的合作传播到世界各地,为全球的中国文化研究与推广作出贡献。”徐俊说。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内多家出版机构探索了纸质书与电子书“纸电同步”的出版模式,未来,电子书“走出去”也将成为重要的趋势。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图书馆中文部主任乔晓勤说:“电子资源在此次疫情中凸显出其独特的重要性。图书馆需要和出版社、书商通力合作,创造新的资源获取与传递的服务模式。”
据了解,此次中版好书全球云展销大会将持续至10月10日,接下来,还将开展“作家日”等一系列线上学术交流活动。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4日 09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