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42|回复: 0

多元评价标准为人才推开“新大门”

发表于 2020-7-15 16:13: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们下意识浮现在脑海中的答案往往是两个字——人才。然而什么样的人能称其为人才,人才又该如何进行衡量与评价?快递小哥李庆恒的故事让人们对人才的理解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李庆恒,一位普通的快递分拣员,凭借过人的分拣本领和出色的打包技能,获评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并获得百万元购房补贴。另一则与之类似的热搜新闻则是,网络主播李佳琦被认定为上海市崇明区2020年首批特殊人才,落户上海。

  “我的概念是出国留学、高学历、海归,才能评得上人才。快递小哥怎么可能跟人才搭边呢?”被认定为高层次人才后,李庆恒甚至有些不敢相信。

  他的难以置信里包含着很多人对于人才概念的“刻板认识”,在传统认知中往往用“高学历”“高精尖”“高大上”这样的词汇描述人才。然而,随着快递小哥、网络主播……这些曾经被当做“非主流”的职业,“转正”成为人社部认定的新职业。在新业态里“披荆斩棘”的“后浪”们正在重新定义人才的评价标准。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对照这个标准,李庆恒对全国城市的邮编、区号、航空编码了然于心,打包的快件从1.5米高处摔下3次不破,获评高层次人才称号当之无愧;而“口红一哥”李佳琦带货的业务能力亦是有目共睹。

  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更新着人才的定义:操控大国重器、描绘未来愿景的人可以是人才,脚踏三轮车、寄送快递的人也可以是人才;人才可以从实验室里走出来,可以从流水线上走出来,也可以从直播间里走出来,从每一个职业、每一个岗位上走出来……

  此番杭州、上海两座城市的人才政策也传递出积极的信号:人才的评价标准更加开放而多元,不再“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

  李庆恒、李佳琦是幸运的,他们在重新定义人才的同时,也成为新标准的受益者。新时代里,每个人都有可能重新定义人才,推开“新大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