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初夏时节,走进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宋家村东的俊岭农业田园综合体园区内,紫色的薰衣草花海与碧绿的草地相互辉映、清澈的河水从新修建的石头拱桥下缓缓流过、水池里盛开的荷花娇艳欲滴、玻璃温室大棚内无土栽培的“活体蔬菜”长势喜人,一幅生态振兴的美丽画卷映入眼帘。
“2018年3月我们注册成立了淄博淄川俊岭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俊岭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该项目总面积1.2万亩,共涉及6个村庄,总投资6亿元,分三期建设。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正在建设的一期工程,一期占地630亩,投资1.2亿元,现在已经竣工完成,正在试运营阶段。”淄川俊岭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总经理贾锡伟介绍说。
俊岭农业田园综合体由山东宝山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专门聘请中国地质大学设计,一期工程重点建设一棚、一河、一路、一田。一田就是指40亩景观花田及300亩的油菜花田,现已全部种植完成,除了油菜花,还种植了薰衣草、四季玫瑰等花。一棚就是建设四个共计2.3万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大棚,主要以农业观光、科普展示为主,种植新、奇、特无公害蔬菜。公司与山东华盛农科院签订了合作协议,成为该院高端新品种种植实验基地,真正打造休闲观光采摘区、花海观赏区和新品种农科研究基地。
“一河指的就是这条范阳河支流,我们按50年一遇的标准,重新进行了设计施工,对1.9公里的河道进行了综合整治。既满足了行洪要求,又不妨碍景观布置,现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河堤绿化。一路就是长1.2公里的沿河景观路,现在已经可以通车。”贾锡伟指着园区中的一条河介绍说。河岸上挖掘机正在轰隆隆地忙碌着平整土地、绿化和护堤。河岸一侧桃树、杏树、黑松等早已栽种完,工人们正在忙着给树苗浇水。
“我们选择在这个地方建设温室大棚及河道治理,主要考虑到紧邻宝山水泥及山水水泥两家公司的余热发电的项目。我们一是用山水余热发电站的余热资源连接到大棚内,解决了冬季大棚供暖问题。二是利用宝山水泥余热发电项目工业废水,通过处理后进行循环利用,补充到河道中储存起来,用于农田灌溉及景观绿化用水,既做到了废物利用,又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一举多得。”贾锡伟说。
俊岭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二期坐落在郝家村、龙泉村、槲林村三个村域内,由于这些区域露天矿坑比较多,项目重点对郝家村桃花山区域进行矿坑生态修复治理,对龙泉村2000亩核桃园发展一些林下种植、养殖项目;对槲林村青云寺风景区进行文化挖掘提升改造,包括建设44公里乡村绿道及登山健身步道、48公里山野自行车骑行道和特色果品加工厂等。三期位于槲林村南,重点建设“岭上云天”农业观光旅游区,及槲林村民宿改造工程。
“项目建成后可极大带动周边村庄发展第三产业,并通过优先雇用贫困户,使他们增收、脱贫,也为返乡青年在家乡就业提供了良好的职业发展方向,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使我们这个项目真正成为一个集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科普教育、康养度假、户外运动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对于未来发展,贾锡伟信心满满。农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在这片大山里的土地上,培育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俊岭农业田园综合体只是我们颐和俊岭生态科技产业园总项目的一部分。”岭子镇党委书记常忠介绍说。据悉,2019年,岭子镇与驻地山水水泥、宝山科技2家大型水泥企业合作,规划建设投资50亿元,面积9.32平方公里的山东颐和俊岭生态科技产业园项目,包括一园三区,除了正在建设的特色农业观光区,还有绿色建材产业区和美丽乡村示范区。
“我们依托工业发展为基础,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拉长绿色建材产业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助推集生态工业、现代农业、文化服务为一体的‘三产融合’、绿色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的岭子样板。”常忠如是说。
(闫盛霆 高 健 仇慧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