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提到绩效管理,大家的印象就是考核,各种打分,最后把应得的奖金“打个折”发给大家。有人觉得绩效管理就是企业大领导用来控制员工的“紧箍咒”,让员工害怕,随时有可能惩罚员工的工具。
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常常迷失在工具本身的效果上,用着用着“紧箍咒”,体验着惩罚带来的快感,离企业要“西天取经”这个目标越来越远……
有时候,人们已经忘记了绩效管理是要让企业的战略目标落地,它不仅仅包括考核,更重要的是目标制定、考核后的绩效面谈。现实中的绩效考核,往往成了扣工资的工具,与增加工作效率根本没有关联。久而久之,人们对绩效越来越失望,绩效管理演变成无效的管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与企业领导的思维相关。
有的领导很享受绩效考核带来的结果,而且喜欢把目标定得很高。好像定得不够高就显示不出来他的管理水平。他喜欢看大家仍需努力的样子,让大家觉得业绩不好,还要加强学习和培训,能加班就更好了!
怕员工懈怠,有很多种办法,扣绩效工资只是负面激励的一种,这种激励用一次两次还好,如果目标定得过高,员工压根没想着要达成目标,反而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员工就会自我解压,慢慢对绩效部分不抱希望了。懒得去奋斗、去争取了。
有些企业的HR疲于奔走在员工和领导之间,领导的目标定得过高,每次考核下面的部门就要打申请,最终领导还是会让员工拿到奖金,只是要通过申请。有些领导喜欢这种给员工“法外施恩”的感觉,这种恩惠让员工感激涕零,老板就是“好人”。
怎样改变这种局面呢?
1.绩效目标设定更合理
其实好的绩效管理不仅要做好考核,还要定好目标,目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不停沟通,当目标构成要件发生了变化,可以恰当调整。这样员工愿意主动找领导沟通,领导也能较全面地掌握真实的基层信息,这样就能更好地完成每个部门的规划和目标了。
员工的热情主动,才能让绩效管理“活”起来,这样的绩效考核就不是“紧箍咒”而是引导大家一起向前进的大目标。
2.业绩差的原因要综合考虑
很多时候领导忽略了员工业绩不好背后的客观原因,比如管理上的问题,客观环境的因素等。只是一味地降低员工考核成绩,把责任推到人的身上,惹的员工一肚子怨气。还有的企业绩效差的部门不能涨工资,本来奖金拿不到就很憋屈了,连工资都不涨,结果优秀的员工都离职了,只剩下比较差的员工,结果部门业绩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
3.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人
部门绩效只是参考,一个部门作为考核整体也有失公平,在部门绩效不太好的情形下,也要保住核心员工,优秀员工仍然是要涨薪的。这样也更能形成正向激励,让大家向优秀员工看齐,形成较为良性的绩效循环。
“紧箍咒”念得多了,孙悟空会烦躁,想要逃离。
人才老是被一个绩效考核吊着,也会容易流失。为了能顺利“取经”,适当地奖励一下大家,让大家知道取经的好处,利益共享,关系才会长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