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3|回复: 0

别让东北亚合作势头荒腔走板

发表于 2020-7-16 15:14: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年,东北亚区域合作成为捍卫经济全球化、引领合作多边化、区域一体化的风向标。疫情前场,东北亚各国演绎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共克时艰、团结抗疫的场景。疫情中场,随着全球疫情持续扩散,围绕疫情起源等问题杂音泛起,不仅加大了全球有效抗疫的成本和难度,也激活了东北亚的零和思维和地缘风险。一度看到曙光的中日韩自贸合作、受到热议的东北亚经济圈设想等,再度因日韩矛盾步步升级、日式机会主义上升、中日韩安保认知差异、民众之间好感度下降等负面因素而放慢了脚步,也引起人们对后疫情下东北亚区域合作会不会荒腔走板的担忧。

  从近期东北亚地缘及安全局势、区域内矛盾陡增、产业及供应链受阻、域外势力介入加大等现实看,上述忧虑似有一定依据。但从前瞻后疫情乃至未来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信心、潜力及基本格局看,这种担忧又似乎沦于短视。

  因为从东北亚区域合作40多年的历程看,曲折前行是常态,求同存异是动态,渴望稳定是恒态。

  即使有着挥之难去的历史宿怨以及区域合作中一些亟待克服的现实矛盾,但东北亚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依然鲜明,民众向往繁荣与富庶的诉求依然强烈,政府追求民生和福祉进步的初心不改。当务之急,东北亚各国需要拿出勇气和智慧,稳定区域内相互理解与共存发展的基本盘,以域内问题尽量域内协商解决的换位思考,维持区域合作来之不易的向好走势,深度挖掘适应后疫情的合作潜力。

  前瞻后疫情的演变趋势,复杂多变的表象下蕴藏着随时破茧而出的新机遇。以坚持合作应对后疫情下的潜在变化,东北亚区域至少可从三方面摸索新的融合和创新发展路径。

  一是以新交往模式的变革引领全球区域交流合作新风尚。疫情带来社交距离、居家工作、远程办公、非接触销售等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东北亚的中日韩成为倡导并引领新生活方式、推进防控常态化工作模式乃至将其融入区域合作的试水者和成功者,也为东北亚引领后疫情下的全球区域合作与人文交流的新风尚树立了新的示范。

  二是以特色数字经济创造非接触式发展新商机与新模式。疫情带来的另一个趋势性变化,就是消费由密集人群定位向以非接触式线上销售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指向推移,中韩成为疫情下数字科技服务区域合作的领军者,也为东北亚区域放大IT普及面、推进建设数字东北亚带来新的合作活力与商机。

  三是以多元化共享经济推动形成东北亚区域经济大循环。随着构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低碳社会理念深入人心,共享经济有望成为后疫情下东北亚区域合作新的起爆剂和增长点。除共享单车、汽车、资金、空间等区域内既有共享模式外,居家和远程办公将带来跨境人才共享需求的直线上升,非接触和线上授课普及将催生教育共享的无国界化,娱乐及旅游的个性化和小众化趋势将使跨境时间共享成为可能。这些多元化共享经济一方面可以推动东北亚构建区域经济内循环,还将从人才培养、教育平移、知识更新层面提升区域整体民众素质,有助于塑造东北亚新的竞争力和软实力。

  眼下,一些域内国家在外交与博弈、经济与安全、利益与诉求等考量上尚存纠结,追求某种趋利平衡本可理解,但也不应因此忽视本国乃至区域民众求和平、求发展、求繁荣的大势所趋,更应共同为推进东北亚区域合作行稳致远做出放大友好、弥合分歧、相向而行、同力协契的努力。

      (作者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