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38|回复: 0

“班组天地”助我成功写稿

发表于 2010-10-3 23:16: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天地”助我成功写稿


认识《工人日报》已有三年多了,虽然时间不算长,却与我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她常常使我牵挂着念念不忘,每周如期渴望着她的到来,她让我如饥似渴地浏览并不断“消化、吸收。”助长了我写作热情。

有人说:既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就必须去改变自己,适应环境,融入生活,融入集体。三年前,我从部队转业安置到现在的单位上班,刚进企业车间工作的我,面对隆隆轰鸣的机器、红钢穿梭的轧线,整天的班前、班后例会,枯燥乏味的车间生活,简直跟部队的紧张有序大相径庭,叫我一时半刻难以适应。一天中午,班组长拿来了一叠报纸递给我,安慰说:“小张,听说你在部队喜爱读报,搞过宣传报道,班组恰巧缺乏你这样的人才,希望发挥你的一计之长,休息时看看报纸,练练笔,写写通讯报道之类的,好让班组、车间的好人好事、修旧利废方面的事,变成铅字刊登在单位的《政工简报》上。”听着班组长对我的鞭策和鼓励,也寄予我殷切期望,随之《工人日报》四个大字映入眼帘,第一次与她相识的我,心情比较激动,我如饥似渴地悦读起来,竟然被精彩的版面设计和贴近生活的详实内容所吸引,综合新闻、班组天地、综合评论等栏目,尤其是班组天地栏目细心品读,贴近生活,完全可以当教材学习、借鉴,读着读着,真是爱不释手。

如今在企业车间工作的我,午休生活习惯基本依旧延续了部队养成的读报习惯。午饭时,我依然徜徉在《工人日报》、《甘肃工人报》、《酒钢日报》等报刊当中,感觉生活依然紧张有序,一旦碰到好一些的文章或版面,我都会整版或部分裁剪下来,分门别类地整理到剪贴本上。比如说《工人日报》的班组天地、评论·综合栏、社会·记录、劳模·人物等栏目,都是我非常爱看的固定栏目,甚至经常挑选精彩文章带回家与妻子、女儿共同分享。

回想起来,《工人日报》的“班组天地”已经陪伴着我走过了38个多月1090多天了。读报既丰富、充实了我的工作、学习生活,又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我平时爱收集“小纸条”及记录一些写作素材,同时,也激发了我写作的兴趣,经常动笔写一些“小小豆腐块”,投送到单位新闻部。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写的新闻稿件陆续发表在单位的《政工简报》上,广播里时常播放我写的新闻,时不时我的工资单上也多出一项“稿件奖励”。慢慢地我在分厂、班组也小有名气,成了新闻报道的“名人。”面对小小的成绩,我真心感谢《工人日报》,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变成铅字的文章,领导的关怀与鼓励、工友们羡慕的目光和赞叹、妻子的帮助与关爱,既陶冶了我的思想情操,更让我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巧、取到了真“经”。

尝到甜头的之后,跃跃欲试的我更加激起了写作欲望。今年8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兰州市委组织部主办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征文活动,撰写的论文《浅议干部选拔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一文成功入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论文集第222页,并邀请我参加了论文研讨会,给予了我极大的鼓舞,使我更加坚定了写作信心,工作上加倍努力。

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坚信,有《工人日报》这位好老师的引导,有编辑人员的帮助指导,经过自己不懈地努力,我与《工人日报》的情更深,是她给我的工作、学习、生活增添了知识,给了我快乐,给了我写作的动力源泉,激励着我不断学习、进步。




班组天地.doc

24 KB, 下载次数: 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